闻鸿有感时舍弟佥举卒于燕

寒林一夜起霜风,雁不成行散晓空。

洲渚有花摇岁月,雪泥无迹辩西东。

天衢杳杳真非远,云路冥冥竟莫通。

独把遗文伤阿弟,鹡鸰原上此情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承举在听到鸿雁的叫声而感怀时,对弟弟谢佥举在燕地去世的哀思之作。诗中以寒林、霜风、雁群、洲渚、雪泥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

首联“寒林一夜起霜风,雁不成行散晓空”,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一夜之间,寒风吹过树林,大雁失去了队形,在拂晓的天空中散乱飞翔。这里以雁群的失序,暗喻了兄弟间的离散与悲痛。

颔联“洲渚有花摇岁月,雪泥无迹辩西东”,进一步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洲渚上的花朵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而雪地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象征着兄弟间命运的不可预测和彼此的隔绝。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亡弟的深深思念。

颈联“天衢杳杳真非远,云路冥冥竟莫通”,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想象着虽然天路遥远,但心灵的距离却并不遥远。然而,“冥冥”二字又暗示了通往彼岸之路的艰难与不可知,表达了对亡弟无法沟通的无奈与哀伤。

尾联“独把遗文伤阿弟,鹡鸰原上此情同”,点明了主题,诗人独自面对亡弟留下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悲伤。鹡鸰原上,这一典故出自《诗经》,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亡弟的怀念之情,以及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3)

谢承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郑可之所藏郑嘉言遗墨

翰藻诗葩墨尚浓,匆匆岁月识题封。

床头遗纸无残蠹,砌角哀声有断蛩。

千里燕南来远道,故人江左是同宗。

锦囊灯下频披阅,不觉秋襟泪点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储少宰柴墟除夕二首(其一)

鹤立空阶吏散厅,周檐古柏耿疏星。

岁华不负春盘绿,勋业无惭晓镜青。

榜冠群英诗压郑,门多诸从易传丁。

烹茶自把梅花嗅,谁识先生是独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储少宰柴墟除夕二首(其二)

更鼓迢迢报讼厅,斗回寅位转三星。

胜传灵照金花巧,酒送宗文柏叶青。

郡有辟书逢举岁,已无征役到閒丁。

年华五十今逾二,已觉虚浮世梦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扬州马次甫见过病中以诗道意

三百江城一日风,又从桥口繫孤篷。

忽惊深巷来佳客,不厌寒门问病翁。

旧事多伤春鬓白,好诗留剪夜灯红。

阶前即便呼儿拜,眼底谁人识马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