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台城路·秋云》由清代词人徐宗襄所作,以秋云为题,描绘了秋日云彩变幻莫测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开篇“秋来不改飞扬性”,点明秋云虽在季节更迭中飘荡,却依然保持其自由自在、随风而动的本性。“天街任伊舒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云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舒展、卷曲的情景,赋予了云以生命和情感。
接着,“酿雾疑烟,烘霞作绮,倏忽阴晴千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云在不同光线和气候条件下,或如雾如烟,或如霞如锦,瞬息万变的美丽景象。这一段不仅描绘了云的形态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变化规律。
“排空势远。恁偏与西风,惯商寒煖”几句,进一步描绘了秋云在高空中与西风共舞的场景,展现了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深刻思考。
“薄不胜情,笑人何事易生怨”两句,以云的轻薄之态,反观人间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人们因小事而生怨、难以释怀的感慨,提醒人们要以更加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应怜碧霄冷淡,纤痕微抹处,时渡河汉”则将视角转向更为深远的宇宙空间,描绘了秋云在夜空中划过银河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向往。
最后,“隐约鱼鳞,参差雁阵,都向闲中渲染”,通过比喻,将云彩比作鱼鳞和雁阵,展现了云在天空中形成的独特图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凉宵月满。看影里山河,叠愁深浅”则将视线拉回地面,描绘了月光下云影投射在山河之上的景象,通过云影的深浅变化,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塞北江南,寄相思几点”作为结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词人在广阔天地间,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与珍惜。
整首词以秋云为载体,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