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谷歌

西川峰岭皆绵延,一峰突兀如青莲。

崔嵬势压东南倒,穹崇下俯群峰小。

古木阴森寒未凋,长云惨澹晴犹绕。

阴岩积雪溜轻冰,南岭惊春啭幽鸟。

山西有谷闻深曲,中有人家在山麓。

昼掩柴荆鸡犬閒,岁耕烟岫囷仓足。

巫山岷岭遥相连,知是层城几洞天。

避世秦人应绿发,茹芝仙子好朱颜。

寰区丧乱方如许,寸地尺天无安堵。

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

女萝薜荔结为衣,文杏香茅缉为宇。

满谷栽松紫翠寒,漫山种杏赪霞吐。

朝寻石乳丹洞深,暮斸茯苓苍桧古。

山中父老志斯言,他时来访吹笙侣。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川的山峦连绵不断,一座山峰独立如青色莲花。
崔巍的山势压倒了东南方向,高大之处俯瞰群峰显得渺小。
古老的树木阴暗而寒冷,即使在晴天,长云也依然环绕。
阴冷的岩石上积雪融化成薄冰,南岭的春天鸟儿鸣叫在幽静处。
山西有一条深邃的山谷,谷中有户人家坐落在山脚下。
白天柴门紧闭,鸡犬悠闲,年年丰收,仓库充足。
巫山和岷岭遥远相接,仿佛是层层天宫中的洞天福地。
隐居秦人应已白发苍苍,仙子茹芝却保持着红润的容颜。
世间纷乱如此,连寸土尺天都无法安宁。
我渴望带着家人在此山定居,远离尘世喧嚣。
藤萝薜荔编织成衣裳,文杏香茅搭建起房屋。
山谷中满是松树,紫色翠绿,山上遍植杏花,红霞映照。
早晨寻找石乳于丹洞深处,傍晚挖掘茯苓在苍老的桧木间。
山中的老人铭记这些话语,期待着未来的访客成为吹笙的伴侣。

注释

绵延:连绵不断。
突兀:突然出现,独立。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
穹崇:高大且圆顶状。
阴岩:阴暗的岩石。
溜:滑落。
山西:指山脉的西面。
谷:山谷。
柴荆:简陋的木门。
寸地尺天:形容极小的地方。
女萝薜荔:植物名,常用于比喻隐居生活。
紫翠:紫色与翠绿,形容松树颜色。
石乳:钟乳石分泌的液体,古人认为有药用价值。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通过对西川峰岭、古木长云、阴岩积雪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人文意境,如山中的居民生活、避世隐居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运用了“崔嵬势压东南倒”、“穹崇下俯群峰小”等富有动感的词汇,塑造出雄伟险峻的山脉形象;而“古木阴森寒未凋”、“长云惨澹晴犹绕”则描摹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色。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在山中居民生活的描述上,如“昼掩柴荆鸡犬閒”、“岁耕烟岫囷仓足”,展现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满足,彰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憧憬。

而“巫山岷岭遥相连,知是层城几洞天”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神秘自然和仙境的向往;“避世秦人应绿发,茹芝仙子好朱颜”更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最后,“我欲携家住此山,高谢时人出尘土”一句,直接流露出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其对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此诗是一篇集山水田园风光、隐逸情怀于一体,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意境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西溪

西溪泱泱来,伫立溪桥上。

回风生微澜,夜雨发幽响。

听兹无尽声,讵觉年华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观月出

山空樵唱稀,林昏归鸟没。

新月含烟霏,遥依乱峰出。

形式: 五言绝句

达州月夜

薄暮行人息,角声吹已残。

城空群犬吠,明月照关山。

四望何所见,烟苍树团团。

但闻流水声,不见飞鸟还。

故园天一角,时危路间关。

避地方云始,整驾何当旋。

故人同此夕,若为怀抱宽。

形式: 古风

过大包阁寄夏漕致宏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

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

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

垂堂尚何言,颠坠虞接踵。

经过固已殆,却顾神屡悚。

前山净如洗,浩浩云根动。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

穷通久已忘,况此发种种。

犹欣故人近,宽我惧将恐。

语乱眉定颦,道旧腹应捧。

灯前侍儿出,花外寒烟重。

羁怀醉里宽,离念风前恫。

游宦愧吹竽,剧谈犹贾勇。

观君富声华,顾我成阘茸。

行台定匪赊,失喜欲距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