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挽清河郡兰卿表侄媳

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从今冷落张郎笔,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

灯暗空房,忍听枕畔儿啼。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

最凄其,月渐团圆,人反长离。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挽清河郡兰卿表侄媳》由清代诗人宗婉所作,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亡故表侄媳的深切怀念之情。

开篇“吹气如兰,其人似玉”,以“兰”与“玉”比喻亡者之气质高雅,如同兰花之幽香,美玉之温润,表达了对亡者的赞美与怀念。接着“岂知命比琉璃”,感叹命运多舛,如同易碎的琉璃,暗示了亡者不幸的命运。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虽有前生缘分,却未能常伴左右,表达了遗憾与惋惜。秦楼一夕,箫声断绝,香魂化作云飞,形象地描绘了亡者的离去,以及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在梦境中追寻亡者的身影,衣香鬓影,虽是梦中幻象,却也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从今以后,“冷落张郎笔”,诗人感叹自己再也无法通过文字表达对亡者的怀念,情感之深,溢于言表。

“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即使尝试通过画眉来寄托哀思,也徒增悲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灯暗空房,忍听儿啼,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将亡者比作嫦娥,虽美丽却难以留在红尘之中,表达了对亡者命运的同情与无奈。最后“月渐团圆,人反长离”,月亮逐渐圆满,而人却永远分离,象征着诗人与亡者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情感至深,令人动容。

整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58)

宗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述怀示书君女弟子

屈指平生,无一事、堪舒眉叶。

更年来、椿摧荆折,钗分镜擘。

一弟青衿怜落寞,两儿黄口伤孤孑。

向普天之下数愁人,无侬匹。思往事,空陈迹。

提旧恨,徒悲咽。已炎凉阅遍,世情冰雪。

醉后惟馀三复叹,人前肯下双行泣。

但相期、弱息到它年,能成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高阳台.贺书君女甥新婚

花醉宾筵,春浓甥馆,笙歌拥满华堂。

桦蠋迎来,争看玉样东床。

伊人况是金闺彦,更聪明、娇小无双。

好承当,绮丽年华,细腻风光。

惟侬忽忽怀今昔,记绛帷启处,桃李成行。

曾几何时,画眉各倚檀郎。

从今讲席惭虚设,更阿谁、伴我芸窗。

要相逢,须待来春,梅柳舒芳。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湘月.题沈柔生女史“写竹小影”

前身姑射,向琼闺弄影,别具风雅。

携得玲珑五色笔,胎息文家支派。

雨后修篁,风前丛筱,十指淋漓写。

裴□尺素,墨香宛宛萦惹。

况复缛颊丰头,十分端丽,富贵花相亚。

合受人间清艳福,压倒闺房林下。

妆不全描,容含半笑,望里尤潇洒。

几时真个,许侬一接清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俞月卿茂才暨德配秦、王两夫人《引箫声院合稿》

才思如云,风情似水,天生一种飘萧。

况得逢佳偶,共奏灵璈。

惆怅子等仙去,重伴取、弄玉吹箫。

堪夸是、才俱道蕴,学并班昭。

寥寥抚今溯古,有几个人儿,得似伊曹。

羡倡予和汝,艳福能消。

岂比寻常儿女,只解把、粉弄脂调。

神仙侣、抽书擘笺,别具丰标。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