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殒我父天悲入骨,更有诸昆寄吴越。
拊膺洒血欲长号,畏伤孀母辄不发。
罪逆自合当刑诛,神谴人怒岂汝忽。
呜呼三歌兮歌极伤,午天为我下严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三)》。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痛和复杂的情感。
"殒我父天悲入骨"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丧失父亲而产生的心灵创伤,这种悲哀已经渗透到了骨髓之中。接着"更有诸昆寄吴越",则是说除了对已故父亲的思念外,还有其他亲人远在吴越地区,这增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尽的忧虑。
"拊膺洒血欲长号"描绘了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景,诗人几乎要把胸前的衣服撕破,用以表达内心的哀伤。然而这种哀号又被压抑着,因为"畏伤孀母辄不发",诗人担心自己的哀嚎会加重年迈孤独母亲的痛苦,因此总是强忍着不发出声来。
接下来的"罪逆自合当刑诛"一句,可以解读为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错误或灾难的反思,认为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紧接着"神谴人怒岂汝忽"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似乎有些灾难是由天意决定,而人类的愤怒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最后,诗人通过"呜呼三歌兮歌极伤"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深沉和复杂,这种哀伤几乎到了极致。"午天为我下严霜"则是自然界对诗人悲痛的一种象征,即使是在白日当空的时候,天空也似乎能感应诗人的悲哀而降下寒冷的霜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面对亲人离世、孤独漂泊以及内心深处的罪恶感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不详
北风过河霜雾深,冻入毛骨殊侵寻。
行人已苦长安道,俗眼徒惭季子金。
风月秦楼愁处别,莺花蜀国病中吟。
莫嗤今日西归计,直为重安亲老心。
忆访东坡旧隐居,飘飘儿侄几家书。
闭门草牍人谁识,抱膝吟诗客自疏。
枳棘那栖云表翼,壶浆争劳雪中车。
穷愁定笑江干尉,瘦骨空长六尺馀。
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玑。
重来且与看华表,秪恐无人识令威。
岁晚随君色色无,嫁时我自有琼琚。
借令值客休扪虱,幸未能诗勿跨驴。
宁与渔樵安旧隐,莫言封禅著新书。
夜寒憎见牛衣泣,起执晨炊触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