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小瓢儿,生得天然诧。身矬矮。
瓢儿元有口,难开解。认得乾坤,此理谁能解。
腰间常道人偏爱。不换金鱼袋。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点绛唇》是一首描绘日常物件的小令,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词中以"小小瓢儿"为载体,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它的平凡与朴素。"生得天然诧",寥寥数语勾勒出瓢儿自然天成的模样,引人注目。
"身矬矮"进一步描绘瓢儿的外形特点,虽不起眼却实用。接下来的"瓢儿元有口,难开解"寓言般地揭示了生活的不易,暗示着尽管有内在的能力(口),但有时难以施展或被人理解。"认得乾坤,此理谁能解"则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理解世界的道理并非易事,需要智慧和洞察。
"腰间常道人偏爱"可能是指瓢儿虽普通,但在特定的场合或人心中却有着特殊的价值,这里"道人"可能象征着知心人或懂得欣赏的人。最后,"不换金鱼袋"以瓢儿坚守自我,不愿换取权贵地位的形象作结,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小见大,通过瓢儿的形象,寓言式地传达了对生活真谛的理解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不详
野僧归后,渔舟才缆,绿桧生烟。
对寒灯、潇洒枕书眠。听石漱流泉。
丹炉火灭,琴房人静,风自调弦。
待孤峰顶上月明时,正一梦游仙。
草堂初寐,青衣扃户,丹项归巢。
抱瑶琴高枕,梦游仙岛,待闲访三茅。
中宵睡觉,声如鸣佩,竹被风敲。
隔疏林斜望,隔疏林斜望断云飞,正月上松梢。
倩来鸾传语,问陆家、兄弟翩翩,今归何处。
留下文章藏万壑,时作云烟吞吐。
谩徙倚、朱兰凝伫。
阑外瑁湖谁管领,叹先生、旧宅僧分住。
天下事,尽如许。英雄总被虚名误。
览遗编浩叹,寂寞一抔寒土。
惟有春风长往,催却几多人去。但岁岁、垂杨自舞。
今日我来怀古后,算后人又以今为古。
留此曲,伴鸥鹭。
一个主人翁。住在灵宫。无形无影亦无踪。
铁眼铜睛观不见,体似虚空。出入不通风。
天地难笼。被吾擒在药炉中。
运起周天三昧火,锻炼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