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八尺》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以“八尺孤帆一叶舟”开篇,描绘了一幅孤舟独行于风浪之中的画面,寓意深远,情感丰富。

首联“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孤舟在风浪中航行的画面,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相将风水”既指自然界的风和水,也暗喻着历史的潮流与命运的安排,将个人的命运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

颔联“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这里的“白帝”和“江东”分别指向刘备和孙权,两位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诗人借由探访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颈联“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鱼龙在海上的“恨”,草木在山中的“愁”,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感悟。

尾联“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诫,希望人们不要过多地谈论兴衰更替的历史往事,因为岁月已逝,自己也已步入老年。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的深切体会。

整体而言,《八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不成南去又东还,行尽吴山与越山。

万里一身天地外,五年方寸虎豺间。

厓门浪拍行人舸,桂岭云遮驿使关。

我望长安犹不见,愁君何处访慈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至京口

云阳至京口,水似巴川萦。

逶迤见北山,乃是润州城。

城北江南旧军垒,当年戍卒曾屯此。

西上青天是帝京,矢边泪作长江水。

江水绕城回,山云傍驿开。

遥看白羽扇,知是顾生来。

形式: 古风

榜人曲(其一)

侬家住在江洲,两桨如飞自繇。

金兵一到北岸,踏车金山三周。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榜人曲(其二)

真州城子自坚,京口长江无恙。

舣舟夜近江南,恐有南朝丞相。

形式: 六言诗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