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山寺偶题》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在山寺停留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得得千山引去程”,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行走在连绵起伏的山岭间的情景,仿佛是千山万水引领着他的旅程,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次句“精蓝小住一牵情”,转而描绘诗人短暂驻足于寺庙中的情感体验。这里的“精蓝”指精致的寺庙,“小住”则表明停留时间之短,但“一牵情”却强调了这次停留对诗人情感的触动,或许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亦或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寻求。
后两句“十年怀刺侯门下,不及山僧有送迎”,对比了诗人长期在官场或世俗社会中奔波的境遇与此刻在山寺得到的简单而真挚的款待。这里“怀刺侯门下”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作为士子在官场的艰难求取之路,而“不及山僧有送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僧侣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向往,他们以简单的生活方式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生活状态与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不谋而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