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张篁溪有哀逝之作,自京师托题墓道

香魂秋晚。道过了重阳,瘗花东莞。

细草燕丝,绿得檀郎肠断。

棠梨殡宫一所,哭春云粤山回雁。

留下文姬小集,印泪痕千点。算此生离别事何限。

总沧海无家,人远天远。未老篁溪,梦里钓丝全乱。

牵牛凿天不到,盼银河、碧鸾飞转。

渺渺愁心,万古有佛桑花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名为《孤鸾·张篁溪有哀逝之作,自京师托题墓道》。诗人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香魂秋晚"开篇,暗示了亡者的灵魂在秋夜中飘荡,恰逢重阳节,更添哀思。"瘗花东莞"表达了对逝者葬地的怀念,东莞之地,花已埋葬,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细草燕丝,绿得檀郎肠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细草如丝,燕子低飞,绿意盎然,却让人心痛欲绝。"棠梨殡宫"和"哭春云粤山回雁"进一步渲染了悲凉气氛,殡宫静寂,春云回雁,都是对逝者无尽的哀悼。

"文姬小集"暗指蔡文姬的典故,借以寄托对亡者的思念和哀伤,"印泪痕千点"则直接抒发了泪水之多,情感深沉。接下来,诗人感叹人生离别之苦,"总沧海无家,人远天远",表达了对生死相隔、亲人远离的无奈。

"未老篁溪,梦里钓丝全乱"借钓鱼的梦境,寓言人生的迷茫与失落,"牵牛凿天不到"则寓意无法跨越生死的界限,只能期盼银河中的碧鸾(可能指亡者的灵魂)能传递消息。最后,"渺渺愁心,万古有佛桑花见"以佛桑花的永恒开放象征愁绪绵延不绝,直至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姝媚.题胡铁华大山松所卷子

松风吹梦远。记金山焦山,听潮秋晚。

九月江南,挂片帆西上,楚天回雁。

艾叶滩声,流不尽桑田清浅。

即此生绡,前世今生,史材千卷。今又乡城春暖。

怅燕子东风,杂花围县。

谷口王官,赖草堂赀助,故人心眼。

海国风涛,愁秪在玄黄交战。

共尔何年安枕,髯龙翠馆。

形式:

彩云归.和休庵访薛涛墓,次韵

疑呼妙子过稠桑。小桃花、旧葬江乡。

看陌头、草色唐年绿,魂夜夜、定到君旁。

荣州郭、一声风笛,可重吟夜郎。

便幻作蕊珠仙子,路入唐昌。堪伤。

从销石镜,算人间、不尽兴亡。

古今一例,身世流落,锁骨埋香。

为井边、风流艳史,艇子曾系横塘。

销魂处,输与芳铭,好事东阳。

形式:

瑞鹤仙.正月十九成都词社展寿苏之会,用韵和之

锦城灯又歇。南飞鹤,过了苏门一月。岷峨此高节。

借松醪三奠,香通奎阙。多时战血。

坐中人、都换素发。

似仇仙命否,经八百年,一般磨蝎。悽绝。

金莲玉局,孟博渊明,梦痕重叠。风波片叶。

三生影,托禅窟。

望西眉下拜,上元春暖,梅花同社尽发。

记熙宁丁巳,公正济南咏雪。

形式:

五福降中天.寿苏兼寿朝云,此八百年第一韵事也,戏和邓约斋前辈

小星红得奎光小,除非能一堂双寿。

苏小乡亲,维摩天女,名在魏城君右。蛮腰素口。

愧九死无家,百年相守。

党传篇篇,扫将眉翠大峨秀。

罗浮前世道士,慧根磨不尽,重奠杯酒。

白鹤新居,绿毛幺凤,记礼塔仙时候。梅花半亩。

拜百子裙边,上元灯后。袅袅香魂,干儿携到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