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其二)

鄂州兵动卓旌旂,芒闪欃枪射紫薇。

周鼎已沦惟一死,商芝不采竟全归。

圆光秃顶新官制,秋色惊心旧禁闱。

忠义如君今有几,空含悽泪向谁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赵焕文的茂才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忠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赵焕文的高尚品质和悲剧命运。

首句“鄂州兵动卓旌旂”,以鄂州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为背景,通过“卓旌旂”这一形象,暗示了赵焕文所处环境的紧张与危险。接着,“芒闪欃枪射紫薇”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残酷,芒草与欃枪的光芒直射紫微星,象征着战争对天庭秩序的冲击,同时也暗喻了赵焕文面对生死考验时的英勇与决绝。

“周鼎已沦惟一死,商芝不采竟全归”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赵焕文比作坚守道义的周朝大臣或商朝贵族,表达了他即使面对困境,也绝不妥协的决心。这里的“周鼎”和“商芝”分别代表了忠诚与坚守,赵焕文选择“一死”而非“不采”,体现了他对于道义的执着追求。

“圆光秃顶新官制,秋色惊心旧禁闱”两句,通过“圆光秃顶”这一形象,可能象征赵焕文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而“新官制”则暗示了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赵焕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守自我。同时,“秋色惊心”描绘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凄凉感,与赵焕文内心的悲痛相呼应,而“旧禁闱”的回忆,则寄托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最后,“忠义如君今有几,空含悽泪向谁挥”两句,表达了对赵焕文忠诚与义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道德风气的担忧。这里“忠义如君”是对赵焕文品质的高度赞扬,而“空含悽泪向谁挥”则表达了对英雄无人理解、无人哀悼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缺乏真正忠诚与正义之士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焕文殉节事迹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与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3)

王恩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其三)

莽莽乾坤作战场,争雄南北欲分疆。

似闻袖诏来陶谷,无复挥戈继鲁阳。

六合纷纭完独往,千秋名义重三纲。

遗书字字皆真实,可与西台记并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其四)

当宁原无负扆才,仓皇退避剧堪哀。

虐非嬴政楚氛恶,位摄刘婴汉祚颓。

禾黍从新沾雨露,栋梁如故荷栽培。

他年史笔知何似,能否搜幽到草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字碑

江上麒麟几高冢,大节如山摇不动。

十丈丰碑表墓门,幽光能贲泉台宠。

十字乃出尼父手,二千年来骨不朽。

特笔能存让国心,片石争得名山寿。

字迹剥落苔藓青,拿攫犹作蛟龙形。

阳冰之篆斯邈隶,对此不觉成蝘蜓。

小儒目论好苛细,真赝往往以臆计。

辙迹纵云未至吴,千里何难尺书寄。

观乐久流上国声,表微讵悖春秋意。

讫今访古蓉江湄,字青石赤形模奇。

若非至圣亲题字,安得风雷护断碑。

形式: 古风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其一)

桃李鲜妍久厌看,未厌风雨已阑珊。

争如千朵君家菊,洗尽铅华独耐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