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铨侄日本

天运穷百六,劫尘飞蓬壶。

避地吾与汝,适越还入吴。

吴下风月窝,越中山水国。

五载同娱游,一别分南北。

汝志在显扬,书剑客帝乡。

吾贫甘守拙,返棹婆娑洋。

迢迢七千里,相望隔烟水。

中外断知闻,叹恨何能已!

今年京师乱,六龙西入关。

闻道辇毂下,白骨如丘山。

嗟汝年少子,陷身兵革里。

笳鼓喧蓟门,何处问生死?

青鸟天外飞,衔书坠我衣。

开缄惊且喜,知汝脱重围。

汝亲已衰老,旅食江南道。

馀生复何求,拜辞诣绝岛。

绝岛海东滨,徐市此避秦。

传闻有仙药,宫阙皆金银。

地与鲲身接,向来通舟楫。

为我折扶桑,乘风浮一叶。

须识竹林人,相思泪濡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寄铨侄日本》,表达了他对远在日本的侄子铨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诗中描绘了世事变迁,从天运之变到战乱频仍,诗人自己选择归隐,而侄子则投身于仕途,身处异国他乡。诗人通过“青鸟传书”的神话,得知侄子脱险的喜讯,但也为他的家人和身处乱世的忧虑。最后,诗人想象侄子可能去往的仙境——徐市,希望他能找到安宁,并传达出深深的相思之情。

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局动荡的感慨,又有对亲情的牵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远方亲人命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与吕生厚庵、沈生祝澄、侄幼春夜话作

掩关东郭外,懒拙世所轻。

二仲披草来,欢甚扫榻迎。

是时山花落,鴃鶗林间鸣。

感彼春芳歇,欣此亲爱并。

题诗五色笺,煮茗龙头枪。

夜阑语往事,破窗风雨惊。

自从不周碎,坤轴东南倾。

蠕蠕裈中虱,一饱各自营。

凤凰长苦饥,玉山禾不生。

修陵植华藕,枝叶安得荣?

回也困陋巷,孟荀老于行。

与世苟凿枘,贤哲亦无成。

吾道在固穷,何用吐不平!

沧江有鸥鹭,可与洗心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遥和伯兄感怀之作却寄

历阳鱼鳖事堪悲,冬岭孤松性不移。

报与子卿书一纸,应怜越鸟忆南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堂小集分韵得至字

门掩麦秋雨,雀噪故人至。

相将林下酌,俱向水边戏。

弹琴玄鹤舞,说剑山精避。

兴来且为欢,休论尘世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六月二十七日开栎社雅集,席上拈得仙字

换徵移宫近十年,山中猿鹤泣荒烟。

久联明月遗沧海,不分星光聚颍川。

斗酒开怀须作达,松枝入手且谈玄。

也知樗散人皆弃,坠羽相逢私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