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六)紫水书声

杏坛乔木昼阴阴,紫水西来绕桂林。

两岸月明哦白雪,九衢风静听瑶琴。

长檠珠翠他年事,太乙青藜此夜心。

赖有书香留汗简,传家何用满籯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氏荣寿堂八景之一“紫水书声”的美好景象。

首句“杏坛乔木昼阴阴”,以“杏坛”点出地点,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乔木”与“昼阴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紫水西来绕桂林”,以“紫水”和“桂林”描绘出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水的流动与山的静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两岸月明哦白雪,九衢风静听瑶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月光下的白雪与流水相映,仿佛是大自然的白描,而“九衢风静听瑶琴”则将听觉元素引入,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长檠珠翠他年事,太乙青藜此夜心”,这两句转而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感慨。长檠珠翠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奢华,而“太乙青藜此夜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光的珍惜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赖有书香留汗简,传家何用满籯金”,诗人以“书香”和“汗简”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价值,认为真正的财富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的积累。这不仅是对陈氏荣寿堂八景的赞美,也是对家族文化的高度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七)北岭樵归

玉台深处昼穿云,日暮行歌且负薪。

蓑笠湿沾山下雨,花枝香绕担头春。

岚遮后峒峰如画,月印前溪草似茵。

采药追随归莫晚,黄昏无复倚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陈氏荣寿堂八景为陈邦衡先母夫人作(其八)南城市闹

岭海豪华亦壮哉,万家烟火绕亭台。

宋清门下何人在,李白楼前有客来。

橘柚霜姿红胜锦,葡萄春色绿于苔。

瑶池侍宴浑成梦,犹记时新荐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月晦日

九十韶光可奈何,尊前欲觅鲁阳戈。

千枝绿暗春风软,满地红残夜雨多。

寂寞园林莺去后,萧条门巷燕来过。

相逢莫恨芳菲尽,明日池塘看小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池中开并蒂莲花

谁遣天工二妙来,碧波深处向阳开。

湘妃结伴游琼岛,素女相携下玉台。

月照云鬟双绰约,风翻舞袖两徘徊。

合移太液池边种,长奉君王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