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问溪山庄古梅歌

高人卜筑青山麓,山后山前多古木。

唯有古梅称绝奇,半亩扶疏绕茅屋。

老根盘地作山形,远年叠叠苔痕青。

正旁竞出纷无数,铁干玲珑凿不成。

一树交横势各分,枝枝坼裂成龟文。

斜似渴虹思饮涧,直如龙爪欲拿云。

我来正值中秋节,黄叶萧条未尽脱。

主人留客醉壶觞,婆娑树下延秋月。

空山岁月老云烟,梅谱从来亦少传。

却月观傍何足数,孤山岭畔亦徒然。

王公海外清高士,缘法相招应有此。

天意栽培岂偶然,怜君标格能相比。

数月盘桓未忍回,前朝又约待花开。

冬春之际携尊酒,策蹇相寻冒雪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王问溪山庄古梅歌》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描绘了一幅古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动画面。诗中以“高人卜筑青山麓”开篇,点明了古梅生长的环境——在青山之麓,周围环绕着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着重描绘了古梅的独特之处:“唯有古梅称绝奇”,强调其非凡的美丽和独特性。古梅的根部盘旋于地面,形成山形,其上覆盖着青苔,展现出岁月的痕迹。枝干纵横交错,仿佛铁铸一般,自然生长,未经人工雕琢,展现出自然之美。

诗中还提到,正值中秋节,黄叶尚未完全脱落,主人热情款待客人,邀请他们一同欣赏古梅,享受秋月的美景。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梅的敬仰之情,认为其与自然界的其他景观相比,有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借古梅表达了对王问溪这位高士的赞美,认为他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高洁的人格品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古梅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鸡岭

黎婺祖龙何崒嵂,层崖叠嶂分支出。

迢递南来至定阳,突起鸡峰对文笔。

金鸡何年始见形,从此奇山遂得名。

神物式凭佳气聚,光辉直与文峰并。

木形金芥知何似,翱翔永作青山主。

羽仪不数于陆鸿,文明岂羡山梁雉。

君不见陈仓较猎用三驱,得雄者王霸者雌。

更闻神爵谨斋祀,持节蚕丛劳醮致。

何如奇岭胤祯祥,德辉下览如鸾凰。

玉立云头何矫矫,华国文章曾应兆。

伫闻延颈向扶桑,咿喔三声天下晓。

形式: 古风

多异岭

天风吹浪上平陆,叠出层峦边地轴。

移来蜃气作招提,借得珊瑚成古木。

洪涛晨夜杂鸣钟,瑶草琪花满梵宫。

西望黎山东望海,扶筇更上最高峰。

海潮岩在东边岫,鬼斧神工劳结搆。

一片奇云入夏生,何时堕此成岩窦。

灵泉一道出山腰,上通银汉下通潮。

甘似慧泉清彻底,能使人间旱魃消。

西峰顶上开平陇,焦原之险谁齐踵。

卵形奇石架峰头,少女萧萧顽石动。

更多丛棘回游屐,谁为好事能开辟。

幽岩异壑惜沉埋,输与猿猱作窟宅。

君不见山名多异必多奇,尚有幽奇且秘之。

会逢子厚开钴鉧,越峤还应待客儿。

形式: 古风

赠石草上人

十三学剑耻专诸,十六挥毫赋子虚。

床前红粉床头酒,厩里骅骝邺架书。

悲风动地倾巢垒,旧国无家归燕子。

慷慨悲歌痛陆沉,重胝累茧徒为尔。

男儿无命不封侯,谁料衣冠变楚囚。

终离徽纆辞尘土,长恋龛灯作比丘。

同病相怜三十载,频年多难形骸在。

与君文酒共谈心,屑屑绪言殊未改。

我欲亲君且避人,时向招提寄此身。

绳床促膝常相对,同话三山海上尘。

形式: 古风

严子陵钓台

四七之交龙斗野,九围版籍归真主。

迢迢天上客星孤,长据桐江一勺水。

玄黄屡劫几经春,汉鼎如何及钓纶。

东京旧业今何在,百尺云台久化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