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喜悦之情的归乡诗。
"郡大庐陵古",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作者所在的郡县历史悠久,庐陵古韵犹存;"分符得秘郎"则透露出作者因得到某种密令而感到欣喜。这里的“分符”可能是指官职或使命的象征,而“秘郎”则是对某位尊长或上级的尊称,显示了作者在仕途上的顺利和得宠。
"息争民珥笔",意指结束了争斗,用文墨来治理百姓;"课最米连樯",则表明作者在任职期间对粮食征收的考核非常严格,"米连樯"形象地描绘出粮食堆积如山的情景。
"水隔蓬山远",这里的“蓬山”可能是指实处或虚构的地理名词,表明作者即将归乡之时,心中所想的那个地方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距离感;"风凝画戟香"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少须官事了",表明作者已经处理完所有的公务,即将告别繁忙的仕途生活;"归去玉为堂"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玉为堂”形象地描绘出一片宁静、清雅的居住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地理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得意与对归乡生活的美好期待。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百计归无策,谁知祸有胎。
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来。
访旧须俱白,过家心欲摧。
故乡非不好,不是锦衣回。
石板桥东阁,轩窗如此华。
碧虚澄水鉴,红影侵霜花。
似串歌云驻,如泥醉帽斜。
但惊风露冷,飘落怕还家。
袭桂行香径,朱栏稍转西。
水风飕石冷,云月堕檐低。
棋败深杯罚,诗豪健笔题。
舞忙钗鬓乱,更为捧柔荑。
尘埃破帽倦骑驴,一雨穷途快有馀。
盆盎自天倾屋瓦,龙蛇平地起阶渠。
冷侵絺绤觉太甚,声满梧桐殊不疏。
口业未偿诗有债,夜深灯大小窗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