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其一)

乌有先生室,只留四壁看。

况今逢盗贼,无复见衣冠。

腹有群书晒,颜馀古道欢。

柴门数十步,抵得百城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乌有先生的人所居住的简陋居所,仅剩四面墙壁。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先生的居所也显得格外萧条,连衣冠都难以见到,凸显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不安。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乌有先生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古道的坚持,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充实,如同群书一般,可以晒在阳光下,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他的脸上虽已不再年轻,但仍然洋溢着对古道的欢愉之情,这份精神的富足远胜物质的奢华。

诗中的“腹有群书晒”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乌有先生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仿佛书籍是他心灵的阳光,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而“颜馀古道欢”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的坚守,即使岁月流逝,这份对古道的欢愉之情依然不减。

最后,“柴门数十步,抵得百城宽”这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简陋的柴门与广阔的天地相联系,暗示了乌有先生内心的广阔世界,即使身处狭小的空间,他的思想却能跨越千山万水,触及更深远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乌有先生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丰富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推崇。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戏题

孰云贫到骨,犹见富多文。

地恨穷村僻,聪难四达闻。

川流不尽水,岫出有馀云。

长啸柴门内,淩晨到夜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杂兴

堂构垂翰墨,颇已坠箕裘。

日落西风来,书兴良悠悠。

龙蛇腕中入,波涛笔底流。

钟王忽在眼,慷慨慕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示儿叹

羊舌叹无子,彭泽责五儿。

古来贤达人,所遭亦若斯。

而我本疏顽,安有行足师。

惟兹读书意,妄谓汝辈宜。

当拟转一世,岂专骨肉知。

汝辈不余慰,空为后世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葬者

行行送葬者,恻恻悲路歧。

平生居盛世,亦曾多交知。

一旦归田邱,亲戚弃如遗。

谁人送且哭,只有姊与妻。

请君勿复哭,人世常若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