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七)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山室何为贵?

唯馀兰桂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他豪放不羁,如同超出尘世的烟云,
性情孤高,自然与世俗人群不同。
以清泉漱口,净化心灵的居所,
靠着几案闲坐,避开尘世的喧嚣污染。

注释

放旷:豪放不羁的态度。
烟云:比喻尘世的纷扰。
萧条:这里指性情孤高,不喜热闹。
不群:与众人不同,特立独行。
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清净身心。
意府:心灵的深处或居所。
隐几:靠着几案休息,引申为闲适的生活态度。
嚣氛:喧嚣的气氛或污染。
石画:岩石上自然形成的图案,如青苔覆盖。
妆:装饰,这里指自然形成的样子。
苔色:青苔的颜色,代表自然之美。
风梭:风像织布的梭子一样穿梭。
织水文:在水面上形成波纹,如同织物的纹理。
山室:山中的居室,指隐居的地方。
何为贵:为何显得珍贵。
兰桂:兰花和桂花,象征高洁和芬芳。
熏:弥漫,指香气四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独立自在境界的向往。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与孤独,"放旷"指的是开阔的景致,而"萧条"则形容树木稀疏,这里表达了诗人脱离喧嚣、归隐自然的情怀。

"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这两句中,"漱流"指的是清澈的溪水,而"清意府"则是心灵的居所,表明诗人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隐几避嚣氛"则写出了诗人通过隐居来逃避世间纷扰的心情。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 这两句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其中"石画妆苔色"形容石壁上苔藓的颜色,而"风梭织水文"则是风吹过水面所形成的波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珍视,以及对高洁、自在境界的追求。在这里,只有幽香四溢的兰花和桂花才是山中宝贵之物,暗喻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自我实现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3)

上官婉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八)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

莫怪人题树,祗为赏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橤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九)

逐仙赏,展幽情。踰昆阆,迈蓬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