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柳谣

去年采东乡,今年采西乡。

东西两乡柳,采之尽斧戕。

河堤决无时,需埽如山冈。

高柳无遗槎,柳种才成秧。

大府昨下檄,催督肩相望。

境内柳已空,越境有严防。

无已及他木,槐榆枫栎樟。

违材式不程,李难代桃僵。

百金缚一扫,千夫提其纲。

投之沧渊中,厥声豗沸汤。

河伯鼓赫怒,飘如马脱缰。

哀哉累膏血,一掷剜肉偿。

何虑千百埽,往往归茫洋。

吾欲叩九关,好生德之常。

缅彼至治世,大海无波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采柳谣》是清代诗人叶燮创作的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官府强制百姓大规模砍伐柳树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苛政与民不聊生的状况。

诗中以“去年采东乡,今年采西乡”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官府频繁调派百姓进行劳役的情况。接着,“东西两乡柳,采之尽斧戕”一句,直接点明了劳役的内容——砍伐柳树。随后,“河堤决无时,需埽如山冈”描绘了因砍伐柳树导致河堤受损,需要大量清理的场景,进一步揭示了劳役给社会带来的破坏。

“高柳无遗槎,柳种才成秧”两句,通过对比高大的柳树被砍伐殆尽与刚刚种植的柳树,表达了对这种浪费行为的强烈不满。接下来,“大府昨下檄,催督肩相望”则揭示了官府下达命令,要求百姓迅速行动,体现了官僚机构的高压统治。

“境内柳已空,越境有严防”两句,说明了柳树在本地区已被砍伐殆尽,不得不向其他地区寻求资源,暗示了这种行为的不可持续性。最后,“何虑千百埽,往往归茫洋”表达了对这种大规模劳役的担忧和无奈,指出其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

结尾“吾欲叩九关,好生德之常”表达了诗人对于仁政的渴望,希望统治者能施行仁慈的政策。而“缅彼至治世,大海无波扬”则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一个和平、繁荣、生态和谐的社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弊端,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27)

叶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嘉兴籍。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 字:星期
  • 号:巳畦
  • 籍贯:江苏吴江
  • 生卒年:1627—1702

相关古诗词

湖天霜

湖天湛然清,盛夏飞严霜。

霜严结阴惨,白日沈荒凉。

厉鬼啾啾鸣,行路闻心伤。

埋冤尔为何,毅魄非国殇。

生为蚩蚩民,安分柔且良。

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杀人不抵死,袖手反代偿。

有耳非不闻,有眼讵失芒。

一人爱功名,片语进斧戕。

邈矣三宥仁,熟察五过章。

一朝四百指,骈首堆荒冈。

湖水自终古,流恨徒汤汤。

寄语司牧者,杀人宜慎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度大庾岭

千里连峰匝,纡回出万寻。

险分南服界,雄见越王心。

鸿雁谋何苦,熊罴气转深。

高松阴夹路,风过助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寻山

二月花争发,寻山一径冥。

峰回常抱影,云断半衔青。

柳露沿溪屋,人归隔岭亭。

桑榆留晚照,尚及渡前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嘉兴陈用亶招同秋岳先生暨诸同学集尚友堂限微字

酒杯数去此风微,赖有同心款夜扉。

上客独存天宝旧,佳辰长叹永和稀。

一尊绿影如求友,千里莼丝不厌肥。

庭际残红将次尽,碧梧翠竹转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