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游白云山》,作者是清代诗人张天保。诗中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首句“临水如无水,登山不在山”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超越表面的物质体验,达到了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境地。接下来的“谁人能识此,我意自空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远,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唯有自己能在精神世界中自由驰骋。
“酒向松间煮,诗从花下删”描绘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方式,饮酒烹煮于松林之中,作诗则在花香四溢之处,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柴门何用闭,留待白云还”更是点明了诗人希望与世无争,只愿白云相伴,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隐士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