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觥归赵歌并序

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

丈夫即贬宜缄口,此时只合饮醇酒。

君不见,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

一朝目击夺情事,建言不为身家谋。

可怜疏人忤时相,罢官得罪予廷杖。

当年直道虽未行,朝野莫不闻其名。

单车萧然出都去,阻道者谁颎阳生。

跪奉兕觥把君手,殷勤愿为君子寿。

神豸原能逐众邪,文羊何必输中卣。

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

身历沧桑阅朝市,天令鬼守非虚言。

珍藏更有章太史,后乃卒归颜氏子。

传闻赵氏有孤孙,每诵铭言泪如水。

覃溪学士今词宗,以诗为介遗颜公。

千里持归告家庙,宝之直与璠玙同。

伊余偶作长安客,摩挲新图重太息。

区区一觥何足言,中有忠臣旧精魄。

觥纵不归人亦宝,觥归乃见孤孙好。

作歌下拜情未舒,恨不见觥惟见图。

对酒挑灯更展玩,纸上生棱墨花灿,夜夜虹光射霄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兕觥归赵歌并序》是一首表达对忠诚与历史记忆的赞颂诗。诗人以丈夫的豪情开篇,强调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即使遭遇贬谪,也应保持沉默,以饮酒壮志。接着,诗人提及文毅的事迹,他因直言进谏而遭贬,但其气节和文章名扬天下。文毅的遭遇象征着公正与忠直可能面临的艰难,但他所持的“兕觥”(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却历经沧桑,辗转于不同主人,成为忠诚与历史的见证。

诗人感叹,虽然文毅本人未能保全,但他的精神通过“兕觥”得以流传,被后人珍视。最后,诗人自己身处长安,抚摸新图,感慨万千,认为这酒器中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忠臣的灵魂。他对“兕觥”的渴望和对文毅后人的同情交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遗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兕觥”这一载体,展现了对忠诚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一)刘盆子

刮席不敢视,庸庸笑尔曹。

怪他当璧者,日逐牧儿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荐段襄

君叔真信士,慷慨事戎行。

按刃书遗表,犹能荐段襄。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三)冯公孙

麦饭与豆粥,仓卒蒙褒赞。

臣怀巾车恩,君念河北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翰]韵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四)小儿曹

大耿初落落,其志竟能遂。

谁知小儿曹,而乃有大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