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三)有感

东皇既漏春消息。雨丝风片摧何急。镇日画帘斜。

无心阅岁华。满庭芳草绿。知否眉峰蹙。

和泪證前因。始终却负君。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其三)有感》由清代诗人吕采芝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东皇既漏春消息”,开篇即以“东皇”点出季节更替,暗示春天即将来临,但“既漏”二字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愁。“雨丝风片摧何急”,紧随其后,描绘了春雨绵绵、春风拂面的景象,然而“摧何急”三字,又将这美好的春景赋予了一种急迫与伤感的情绪,仿佛春的到来是短暂而脆弱的,让人不禁为之惋惜。

“镇日画帘斜”,画面转为室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画帘的倾斜,不仅展现了空间的美感,也隐喻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无心阅岁华”,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对时光流逝的无动于衷,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也可能是在暗示对现实的逃避。

“满庭芳草绿”,春意盎然的景象再次出现,但“知否眉峰蹙”,转折处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面对生机勃勃的春色,她的心中却充满了愁绪,眉头紧锁,这种反差更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情感的丰富性。

“和泪证前因”,情感达到高潮,泪水与回忆交织在一起,见证了过去的种种,既有甜蜜也有苦涩,既有欢乐也有遗憾。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紧密相连,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始终却负君”,最终,诗人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深歉意与遗憾,这份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连接起所有情感线索的纽带。无论是对春的感慨,还是对时光的追忆,乃至对过去的反思,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展现出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与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挣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吕采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一)挽五弟妇董孺人

无端几夜西风急。琼花一树轻轻折。雨暗玉阑干。

依稀翠袖单。帘垂环佩冷。衰草迷荒径。

妆镜为谁开。彩云何日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挽五弟妇董孺人

调琴乍喜知音遇。缘悭不道反成误。红粉惯飘零。

伤心不独君。罗巾残泪渍。细喘随风绝。

香炉阿谁烧。空悬碧玉箫。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百字令(其一)留别祐甫四姊、撷芬二妹、逸青三妹

秋溪红树,正长空雨洗,行装初整。

一夜西风催晓梦,别恨又堆双鬓。

素手重携,啼痕漫拭,把酒无心饮。

销魂玉笛,不堪回首重听。

曾记永昼敲棋,长宵清话,往事空相證。

此去乡关如落絮,身世飘零莫定。

千叠云山,一江清水,辜负归帆顺。

酸辛情绪,却教清泪盈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其二)留别祐甫四姊、撷芬二妹、逸青三妹

重帘怕卷,乍楼头寒压,沉吟别意。

真个今番分手也,雨雨风风难避。

衰柳无情,落花惹恨,况又关同气。

叮咛保重,不须双袖凝泪。

任它伫月楼虚,评花院冷,莫把离愁系。

薄命自知非独我,今古伤心一例。

断梗飘蓬,浮萍败叶,悟彻今生味。

分飞千里,只期鱼雁勤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