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

五年三到此,门径怪频移。

绝壁何年树,空廊异代碑。

微澜生古濑,浮翠拥修眉。

煮茗谈时事,山僧总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五年中曾三次来到这里,路径似乎总在变化,令人惊奇。
那峭壁上的树木不知是哪一年种下的,空荡的走廊里立着不同朝代的石碑。
古老的溪流边泛起微微波澜,青翠的色彩簇拥着高耸的屋檐。
我们烹煮香茗谈论当世之事,但山中的僧人对此却全然不知。

注释

五年:指过去的五年时间。
怪频移:经常变化,显得奇特。
绝壁:陡峭的悬崖。
异代:不同的时代。
古濑:古老的溪流。
浮翠:水面上漂浮的绿色(形容植物倒映在水中的翠绿)。
修眉:形容屋檐或建筑线条优美。
煮茗:烹煮茶水。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未知:不了解,不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的《重过钟潭寺月湾有诗次韵》,通过对钟潭寺月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多次来访的感受和对古迹的感慨。首句“五年三到此”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频繁造访,显示出他对这里的深厚情感。"门径怪频移"暗示了寺内的景物变化,可能是因为岁月流转,自然环境或建筑风貌有所改变。

接下来的两句“绝壁何年树,空廊异代碑”,通过描绘绝壁上的古树和空廊中的历代石碑,展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以及时光在静默中留下的痕迹。"微澜生古濑"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动态之美,与静谧的古迹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机。

尾联“煮茗谈时事,山僧总未知”,诗人在这里与僧人品茗交谈,但似乎并未引起他们的共鸣,因为“山僧总未知”,他们或许并未察觉世事变迁。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也寓含了对僧人们超脱尘世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钟潭寺月湾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沧桑,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世间事态的思考。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除夜哭仲孙概(其一)

阶庭皆秀发,念汝独敦庞。

处事怯藏勇,临机智若戆。

痛渠二竖恶,何日片心降。

砚席凝尘满,依然在北窗。

形式: 五言律诗

夏五寄赵菊东

溪堂相望一百里,音问相疏十五年。

眼底浮华俱已矣,篱东老菊独依然。

登临不减青山兴,陶写犹怀白石编。

待得秋风稍凉冷,方壶深处扣真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涉世

涉世头将白,耽诗貌欲枯。

晨斋参玉版,夜渴饮冰壶。

咄咄知今是,栖栖愧故吾。

穷通端有命,一笑视平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读仲退和胡秀才诗有感斯文用韵

文章圣处无谁语,独立苍茫祇屡膑。

从渠高眼空四海,自古名家能几人。

爱乌怒蟹言何浅,画虎雕龙技漫新。

吾道澹成终隽永,莫矜盛气怨私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