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渡关的夜景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独特的情感。诗人通过月色、林影、流水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月明疏影林间。水潺潺。" 这两句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景象。月光洒落在稀疏的树木之间,形成斑驳陆离的影子,而流水则不紧不慢地潺潺作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一点浓香十里、渡关山。且莫负。好分付。冷无眠。" 这几句诗转而深入,通过对“一点浓香”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情怀。这“一点浓香”很可能是指远处的花香,它穿越十里之遥,飘到渡关山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某种美好事物或情感的不舍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与失眠的情绪。
"只怕笛声呜咽、到愁边。" 最后一句则以笛子哀怨的声音为背景,表达了对某种愁绪的担忧。这“愁边”可能是指情感的边缘,也可能是指心灵深处的痛苦。诗人担心那悠扬的笛声会触动这份愁绪,让之更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怀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