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

枯寒生晚,复何似、张绪少年时意。

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

城是城非,年来年去,万八千能几。

半痴半了,更痴儿计孙计。

回首仕已半生,仕何如已,已矣羞拈起。

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复从公围戏。

若论弹文,更书谤箧,吾历无馀纸。

多年致仕,大都有甚恩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深秋的寒意滋生,又怎能比得上张绪年轻时的心情。
命运多舛,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眼前尽是泪痕和残缺的牙齿。
这座城市既像又不像,年复一年,又能有多少个一万八千次的轮回。
半糊涂半清醒,再算计子孙的未来也是徒劳。
回顾仕途已过半生,如今仕途如何,已无颜提起。
幸好有日渐丰盈的橘丸,姑且跟随众人游玩。
说到写文章,恐怕连诽谤箱的纸都写不完。
多年来我已退休,朝廷的恩典大概也不少了。

注释

枯寒:深秋的寒冷。
张绪:东晋官员,以风度著称。
啼妆:哭泣后的妆容。
城是城非:似是而非的城市。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

鉴赏

这首诗是刘辰翁的《念奴娇》之二,属于宋末元初时期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生轶事的深刻反思。

"枯寒生晚"四字描绘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飞逝和生命的凋零。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自己年轻时期美好记忆的怀念。

"薄命不逢何至此"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不满,感叹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际遇。"满眼啼妆龋齿"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留给人的痕迹与创伤,表达了一种深切的生命体验。

"城是城非,年来年去"从宏观角度反映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万八千能几"则是对人生短暂的一种感慨。"半痴半了,更痴儿计孙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后代的牵挂,以及在生命晚期对亲情的渴望。

"回首仕已半生,仕何如已,已矣羞拈起"一段自我反省,诗人回顾自己的官宦生涯,对于过往功名利禄的态度转变为一种羞愧和放弃。"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复从公围戏"则是对目前生活的一种满足,以及对简单乐趣的珍视。

最后两句"若论弹文,更书谤箧,吾历无馀纸"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即使到了晚年也未曾间断。"多年致仕,大都有甚恩例"则是对自己长期隐退生活的一种感念,对于平淡安稳生活的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时间流逝以及个人的功名与家庭牵挂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四)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法驾导引(其一)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诸生。

形式: 词牌: 法驾导引

法驾导引(其一)寿胡潭东

春小小,春小小,梅见著些些。

未必神仙无白发,依然林下有黄花。潭影浸流霞。

冬十十,冬十十,亥字雁斜斜。

不用瑶池偷碧实,不须句漏博丹砂。阴德遍人家。

形式: 词牌: 法驾导引 押[麻]韵

法驾导引(其一)寿城山,用寿胡潭东韵

臣尚少,臣尚少,少似此翁些。

点半点斑今似雪,飞来飞去自如花。醉眼看红霞。

人间事,人间事,倒杖柱颐斜。

冷冷清清冰下水,吞吞忍忍饭中砂。选到老人家。

形式: 词牌: 法驾导引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