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陶锐的《鹰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图。首句“连山姿飞腾,万状纷罗萃”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多姿,如同群龙飞舞,形态各异。接着,“其中踞苍鹰,森然欲离地”点出主题,鹰的形象威猛而独立,仿佛要振翅翱翔。
诗人细致刻画了鹰的特征:“石骨露细筋,峰铓磨利翅”,形象地描绘了鹰的骨骼和锋利的翅膀,给人以力量感。周围的动物如“狐兔失窟穴,鸠鹊凛然退”,则烘托出鹰的威慑力。时间推移到“我来及早春,飒飒高秋气”,诗人以季节变化映衬鹰的不畏寒暑。
“乱流走白沙,寒草少青翠”描绘了山间的环境,水流湍急,草木凋零,更显鹰山的孤傲。诗人“侧足不敢扪,摘绦疑可试”表达了对鹰的敬畏之情,不敢轻易触碰,甚至怀疑能否摘下其羽翼。
最后两句“化工妙写生,肖物神奸备”高度赞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鹰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诗人虽未详考地理,但登山寻幽,自得其乐。“他时风雨来,毋令鞲脱臂”则寓言般提醒人们,鹰的力量不可小觑,应尊重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鹰山的壮丽景色,也传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