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蜀

巴江之中有尺鲤,扬波鼓浪三千里。

早知辛苦上龙门,不如归戏巴江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巴江”为背景,通过一条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僧人归乡的深情与感慨。诗中以“巴江之中有尺鲤,扬波鼓浪三千里”开篇,生动描绘了巴江之水的壮阔与鲤鱼跃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略带悲凉的氛围。鲤鱼跃龙门,本是象征着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之意,但在诗中却以反问的形式——“早知辛苦上龙门,不如归戏巴江水”——表达了对僧人选择归乡的肯定与赞美。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反向思考,既体现了诗人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其对自由与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鲤鱼这一形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既是对僧人归途的关怀,也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在宋代文人中,韩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送僧归蜀》成为一首既有艺术美感,又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作品。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武宁道中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

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

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形式: 古风

送深老住芭蕉寺

中岁厌凡子,结交惟道人。

况此丧乱中,益信空门真。

老深龙岫来,意恐非常鳞。

与语果英特,掣电翻机轮。

岩头路久绝,赖尔拈提新。

莫言兹山小,是间无一尘。

生逢世道难,无地置此身。

何当架茆竹,永托芭蕉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再用前韵简圆通止老妙慧光老一首

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

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

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

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

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

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高大中侍郎罢郡书怀

公诗如秋声,萧萧薄炎炽。

我穷卧荒山,无复文墨事。

兹焉和高唱,出语愧芜累。

五马一花骢,得非天厩驷。

会当亲戎行,一快平生志。

虽云鬻千金,此计恐非遂。

人生行乐耳,屡空何用愧。

况今纷纭时,一笑岂云易。

求船真戏言,换妾乃深意。

梅堂极虚明,壶浆有新馈。

何时具杯杓,洗我色憔悴。

李侯饮中仙,亦有尘外思。

藜杖方叩门,君归与徐议。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