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一三四)

佛为大医王,留经治众病。

众生虽读经,展转不相应。

病是贪嗔痴,扫除爱净尽。

贪嗔痴不除,无缘了真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探讨了佛法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行的真谛。诗中以“佛为大医王”开篇,形象地将佛陀比喻为治疗众生心灵疾病的大医王,暗示佛法如同良药,能够治愈人们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

接着,“留经治众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经典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如同医王所留下的药方,可以用来治疗众生的种种精神疾病。然而,“众生虽读经,展转不相应”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尽管人们阅读佛经,但往往未能真正理解和实践其中的道理,导致佛法无法直接作用于内心,产生实际的改变。

“病是贪嗔痴,扫除爱净尽”指出贪、嗔、痴是导致人们心灵疾病的根本原因,只有彻底清除这些负面情绪,才能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体修行的指导,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呼吁。

最后,“贪嗔痴不除,无缘了真性”强调了去除贪、嗔、痴的重要性,只有当这些障碍被消除时,人才能接近真理的本质,实现真正的自我觉醒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的阐述,也体现了佛教追求内在觉悟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与实践、个人修行与真理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深入理解并实践佛法,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觉醒。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寺(其一三五)

贪夫如扑满,不虑满时祸。

未盈犹可存,已满终归破。

君看石齐奴,不义蓄财货。

吃剑为绿珠,至死不知过。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一三六)

奸汉瞒淳汉,淳汉总不知。

奸汉作驴子,却被淳汉骑。

当时誇好手,今日落便宜。

图他些子利,披却畜生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寒山寺(其一三七)

君看转轮王,七宝光中坐。

一朝福力尽,头上花冠破。

正如箭射空,势尽还退堕。

升沉无数劫,只因迷者个。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一三八)

不必扬人恶,切忌伐己善。

行人口似碑,好丑悉皆见。

禄厚恐祸生,言深虑交浅。

不如省事休,彼此无欣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