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行二首(其一)

焉耆山头暮烟紫,牛羊声断行人止。

平沙风急捲寒蓬,天似穹庐月如水。

大胡太息小胡悲,投鞍欲眠且复起。

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焉耆山头傍晚烟雾紫蒙蒙,牛羊叫声消失行人都停下。
平旷沙漠中狂风卷起寒冷的蓬草,天空像巨大的帐篷月亮如水般明亮。
大胡人叹息小胡人悲泣,他们放下马鞍想睡又起身。
汉朝皇帝下令启用英勇的李轻车,万丈战云压向敌人的营垒。

注释

焉耆山头:焉耆山位于古代西域地区。
暮烟紫:傍晚时分的紫色烟雾。
牛羊声:牲畜的声音。
行人止:行人停下脚步。
平沙:广阔的沙漠。
风急:疾风吹过。
寒蓬:寒冷的草丛。
穹庐:圆形的屋顶,这里比喻天空。
月如水:月亮如水般清澈。
大胡:指胡人中的长者或首领。
小胡:指胡人中的年轻人。
投鞍:放下马鞍。
欲眠:想要休息。
且复起:然后又起身。
汉家:指汉朝。
李轻车:李姓的勇猛将领。
万丈战云:战争的浓重气氛。
压垒:逼近敌人的营垒。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陆游在焉耆山所见的边塞景象。首句“焉耆山头暮烟紫”以傍晚时分山头缭绕的紫色烟雾,渲染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气氛。接着,“牛羊声断行人止”写出了边疆的宁静与荒凉,只有偶尔传来的牛羊叫声和行人的脚步声,显得格外寂静。

“平沙风急捲寒蓬”进一步描绘了沙漠中疾风吹过,卷起的蓬草,展现了边地的寒冷与荒芜。诗人运用“天似穹庐月如水”这句,将天空比作巨大的帐篷,月光如水洒落,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

“大胡太息小胡悲”通过“大胡”和“小胡”的叹息和悲伤,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民族情绪,既有对家园的忧虑,也有对未知命运的哀叹。最后两句“投鞍欲眠且复起”描绘了战士们疲惫却又不得不起身备战的坚韧,以及“汉家诏用李轻车,万丈战云来压垒”则揭示了朝廷调兵遣将,战事迫在眉睫的紧张局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融入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我生无它长,所得静而简。

出仕三十年,不殖一金产。

四方到为家,所向不容拣。

南游极巨海,西戍掠危栈。

为州亦何好,且复占仕版。

俸不给淖糜,况敢事酒盏。晨兴坐堂上,符檄高?嵼。

藏书三万轴,一字不到眼。

胸中积磊块,叹息谁为铲。

浮生固如此,正可付一莞。

形式: 古风 押[潸]韵

绯桃开小酌

我庐城南村,家无十金产。

种花虽历岁,名品终有限。

颇欲及暇时,著谱书之简。

今朝绯桃开,欢喜洗酒盏。

邻翁亦喜事,为我一笑莞。

但恨苜蓿盘,蔬薄欠佳馔。

往来见已熟,劝揖忘愧赧。

一事粗可言,似具识花眼。

形式: 古风

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

我来访古涪之滨,不辞百罔冀一真。

走马朝寻海棕馆,斫脍夜醉鲂鱼津。

越王高楼亦已换,俯仰今古堪悲辛。

督邮官舍最卑陋,栋挠楹腐知几春。

岿然此壁独亡恙,老槎劲翮完如新。

向来劫火何自免,叱呵守护疑有神。

妖狐九尾穴中国,共置不问如越秦。

天时此物合致用,下韝指呼端在人。

会当原野洒毛血,坐令万里清烟尘。

老眼还忧不及见,诗成肝胆空轮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绿净亭晚兴

绿净亭边物色奇,放翁睡起曳筇枝。

新凉已似雁来后,微雨却如梅熟时。

绿竹成阴藏细栈,朱阑倒影入清池。

登临独恨非吾土,不为城头画角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