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孚秋官竹园书屋歌

桂阳县南多竹园,朱家种竹秀且蕃。

根如蟠龙叶翥凤,上蔽倒景回清暾。

南池水清绿于染,影带晴江春冉冉。

中林断处忽青山,门外笔峰秋数点。

竹园老翁长爱诗,读书教子鬓成丝。

台骖郡驾日相逐,涧雨岩风无改时。

柏台成臣霜雪姿,南历岭海西豳岐。

十年襟袍画图见,万里平安书札知。

秋曹郎官清比竹,身著青袍佩苍玉。

竹林在园书在屋,如此传家殊不俗。

君家未贫贫亦足,有园可居书可读。

我家湖南子乡曲,无竹无居但空谷。

归当坐子青石床,净洗胸中尘万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朱中孚秋官竹园书屋歌》。诗中描绘了桂阳县南的一片竹园,朱家在此种植的竹子茂盛繁密,其根部盘曲如龙,叶片高飞似凤,遮天蔽日,光影交错间,仿佛能感受到清新的晨光与倒映的美景。

诗中还提到南池的清澈碧绿,竹园的老翁热爱诗歌,教育子孙,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竹园内外,山水相依,四季更迭,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和谐共存。诗中还提到了朱中孚的官职和经历,以及他与竹园的深厚情感。

最后,诗人以自己湖南子的身份,表达了对竹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石床上静心读书,洗净心中的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竹园之美与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林侍御孟仁所藏王舜耕山水图

青山雨过行云湿,高者在田低在隰。

溪风飘摇正无力,岩峦忽开中壁立。

翠微依稀入空杳,丛林峥嵘石戢戢。

山根细路无人行,空庭生苔土花湿。

江南江北定何处,拟欲从人问州邑。

载酒疑逢好事来,泛舟恐有渔郎入。

心知图画本虚幻,颇为尘襟豁羁絷。

粉墨人间孰与留,乾坤此老何嗟及。

乌台铁冠高屹屹,山亦可动水可激。

坐将冰雪洒炎荒,六月高堂风摵摵。

形式: 古风

题沈启南所藏林和靖真迹追和坡韵

湖亭路绕梅花曲,石砚年年洗芳渌。

湖光照眼花绝尘,此老当时面如玉。

诗应独步难同调,字岂必工终不俗。

城东苍头持卷来,一夜起看三秉烛。

我从书法得相法,骨秀神清臞亦足。

有如辛苦学神仙,火冷空山断荤肉。

遗编旧事已陈迹,五百年来登鬼箓。

水流花落两无情,谁能更和西湖曲。

石田诗人亦清士,居不种梅翻种竹。

他时并作隐君论,何似周莲与陶菊。

形式: 古风

张侍御世周所藏山水图歌

秋山日落川气黄,树影下映寒潭苍。

丛篁入林豁蒙翳,石角路转山东岗。

茆堂对山复面水,高者可屐深可航。

闭门却扫动经月,落叶委地苔覆墙。

岂无山客跨款段,亦有孺子歌沧浪。

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丘壑成膏盲。

画图彷佛见此景,褰裳欲渡川无梁。

空堂五月熯如火,使吾郁塞回中肠。

安得盘蛇一片石,坐醒残醉生馀凉。

君今持节行万里,要遣霜雪清炎荒。

请看穷谷最深处,或有隐逸藏声光。

扬清激浊付公等,吾欲拂衣辞太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书蒙翁老先生书画卷后

蒙翁书法天下豪,坐惊风雨随波涛。

有时意匠入幽?,力与造化争纤毫。

仰观千年俯一世,纷纷弄笔皆儿曹。

书家论定价亦定,须识我翁人品高。

戏将水墨洒缣素,如饫梁肉甘醯糟。

残山剩水世莫睹,流落数纸青蒲萄。

一登翁门遂隔世,齿颊未获沾馀膏。

如游神山见石髓,顷刻再往不复遭。

莆田郑郎得宝藏,明珠杂佩金错刀。

摩挲两眼百过读,使我涕泪盈青袍。

三年留玩一朝去,久假似觉归心劳。

泰山东颓日西坠,欲往从之中郁陶。

诗成起立岁将暮,空庭短发风萧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