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午无人肯访临,竹低沙浅绿连阴。
倚松自读离骚坐,一笑独醒江水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景象,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平静。"重午无人肯访临"表明这是一个避开尘世喧嚣的人静时刻,人们不愿意打扰这份寂寞。"竹低沙浅绿连阴"则描绘了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和浅薄的沙地,阳光透过树叶形成一片连绵的阴凉。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倚松自读离骚坐",他靠坐在松树下,独自阅读古代文学家屈原的《离骚》,这表明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对高洁精神的追求。最后一句"一笑独醒江水深"则透露出诗人在沉浸于书籍之际,对周围世界有着超然物外的豁达,仿佛能够洞察一切,如同那江水一般深不可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以及他对于文学和哲学的深刻理解。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只有诗囊澹似僧,却嫌官屋冷于冰。
桃花尽赖春风笑,惯与刘郎面熟能。
残角吹霜月欲斜,天寒无奈客思家。
不知野竹沧江上,开到梅梢第几花。
日月无根走弹丸,年来年去几椒盘。
秋崖老却浑閒事,老却梅花不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