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叠灯山辊绣毬,怕寒骑马著驼裘。
要看十里红莲满,须上谯门最上头。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元宵节,又称为元夕或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现在的元宵节有所不同)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灯火、花卉和服饰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欢庆佳节的情景。
"万叠灯山辊绣毬"一句中,“万叠”形容灯光层层叠加,如同山峦连绵;“辊绣毬”则是形容灯球被细致的花纹装饰,犹如珍珠般圆润。
"怕寒骑马著驼裘"一句中,“怕寒”表现了季节即将转入春暖但仍有寒意;“骑马著驼裘”则显示了人们为抵御冷风而穿戴的厚实服饰,充满了生活气息。
"要看十里红莲满"一句中,“要看”表明诗人对景象的期待和向往;“十里红莲满”形容的是远处花开得如同覆盖十里的景致,生动地展现了元宵时节花繁盛放的情状。
"须上谯门最上头"一句中,“须上”表达了一种迫切的行动;“谯门最上头”则指的是在最高处观赏,这里的“谯门”可能是某个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是泛指高处,如城楼之类,从而获得最佳的观赏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灯火、服饰、花卉和空间高度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元宵节日的热闹景象,还透露出人们在寒冷季节中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不详
閒居百事不关心,只有多情尚苦吟。
午睡觉来何所乐,邻鸡一唱柳垂阴。
深杏小桃暄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
觉来一枕轩窗静,燕子双双西又东。
湖上北山天竺寺,满山桂子月中秋。
黄英六出非凡种,肯许天香过别州。
长忆故园秋色好,满篱霜菊炫宫黄。
无聊却向横江畔,笑倚西风觅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