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所见

谁家翠袖倚朱楼,指画栏干不举头。

蜂蝶入怀花扑面,可能全不解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楼阁内外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谁家翠袖倚朱楼”,以“翠袖”和“朱楼”两个意象,勾勒出一位女子倚靠在红墙碧瓦的高楼之上,形象鲜明,色彩对比强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翠袖”不仅指女子穿着的衣物颜色,也暗含了女子的娇嫩与柔美,与“朱楼”的热烈形成对比,展现出女子的温婉与高雅。

次句“指画栏干不举头”,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姿态。她手指轻触着栏杆,目光却未抬望,似乎沉浸在某种思绪或情感之中。这种动作细节的描写,既表现了女子的专注与沉思,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接下来的“蜂蝶入怀花扑面”,通过自然界的元素——蜜蜂、蝴蝶、花朵,以及它们与女子的互动,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生动活泼的层面。蜜蜂和蝴蝶的飞舞,花朵的绽放,不仅增添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同时,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与女子的亲密接触,也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

最后一句“可能全不解春愁”,则以一种淡淡的忧郁收尾。尽管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对于女子而言,或许仍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愁绪。这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既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楼阁内外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湘夫人画卷

一幅春冰写九歌,就中愁绝是湘娥。

不知脩竹疏疏外,此去苍梧路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春暮

绿老兰苕笋满林,一帘轻梦昼愔愔。

东风已捲春归去,空误杨花扰乱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偶题

烧残一篆香,睡起凭窗坐。

静中得新诗,研墨瓶花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哿]韵

夜泊

月沉江路黑,傍岸已三更。

知近人家宿,林西犬吠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