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礼导师

掩关名自远,鲸浪阻相寻。

讲罢唯澄虑,孤峰祇此心。

柏烟秋榻静,莲漏夜堂深。

尽仰鄞江上,清风继道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闭门独居名声在外,巨大的波浪阻碍了彼此的探访。
讲经结束后只有澄清的思绪,孤独的山峰只映照着我的内心。
秋天的柏树烟雾笼罩的书斋宁静,夜晚的莲花漏声显示着深沉的堂屋。
我仰望鄞江,期待清风如同道林中的风,继续引导我的修行之路。

注释

掩关:闭门独居。
名自远:名声在外。
鲸浪:巨大的波浪,比喻困难或阻碍。
阻相寻:阻碍探访。
讲罢:讲经结束后。
澄虑:澄清的思绪。
孤峰:孤独的山峰,象征内心的纯净。
祇此心:只映照着我的内心。
柏烟:柏树燃烧产生的烟雾,常指禅定的氛围。
秋榻:秋天的书斋。
静:宁静。
莲漏:莲花形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尽仰:全然仰望。
鄞江:地名,可能指代江河。
清风:象征高洁的精神或教诲。
继道林:继续道林的传统,道林通常指佛教丛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希雅的作品《寄礼导师》,表达了诗人对导师的敬仰和内心的清净追求。首句“掩关名自远”描绘了导师深居简出,声名却远播的情景,暗示其德行高洁。次句“鲸浪阻相寻”以海浪比喻外界纷扰,难以接近导师,体现了修行的艰难。

第三句“讲罢唯澄虑”写导师讲解佛法后,内心如镜水般清澈,显示出其智慧与定力。第四句“孤峰祇此心”进一步强调导师内心的纯净,如同孤独的山峰直指真理。

第五、六句“柏烟秋榻静,莲漏夜堂深”通过描绘导师居住环境的寂静和夜晚的深沉,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氛围。最后两句“尽仰鄞江上,清风继道林”表达了诗人对导师的仰慕,希望在导师的教诲下,自己也能如鄞江上的清风一般,不断净化心灵,追求道林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导师的敬仰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释希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阁

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阑频。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凫鹥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回头方羡老僧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茶芽蔍蔌初离焙,笋角狼忙又吐泥。

山舍一年春事办,得闲谁管板头低。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接晦庵荐志南书有作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誇。

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