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这两句诗是崔道融在《春闺二首(其二)》中所写。首先,“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想要描绘春天的意愿,但却感受到了春日里的寒冷,这种感觉渗透到了他试图切割和塑造文字的行为之中。这不仅表现了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接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辽阳”通常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而“莫望寄征袍”则是说不要期待从那里收到任何消息或信物。在这里,“征袍”往往象征着远行的人和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系。
综合来看,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初春的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于遥远之地的思念与孤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独白。
不详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少壮经勤苦,衰年始浪游。
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
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紫微才调复知兵,长觉风雷笔下生。
还有枉抛心力处,多于五柳赋闲情。
酒醒拨剔残灰火,多少凄凉在此中。
炉畔自斟还自醉,打窗深夜雪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