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九)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形式: 押[月]韵

翻译

山峦丰盈云雾缭绕,水面明亮映照月光。
动态中显现偏斜与正直,静寂时洞察细微隐现。
领悟万物的根本,洞悉一切因缘的奥秘。
它相伴而至,分秒不漏。

注释

山:山脉。
肥:丰盈。
拥:环绕。
云:云雾。
水:水面。
明:明亮。
濯:洗涤。
月:月亮。
动:动态。
随:跟随。
偏正:偏斜与正直。
静:静止。
见:洞察。
离微:细微。
出没:隐现。
根源:根本。
识:领悟。
诸缘:一切因缘。
窠窟:奥秘或源泉。
相随:相伴。
毫忽:极小的时间单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峦丰盈,云雾缭绕,溪水清澈,映照着明亮的月色。动态中,山与水随着天地的偏正变化而起伏,静态时则显露出微妙的光影变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认为这万象的根源和诸多缘分的奥秘都隐藏其中。他赞叹这幅画作,称其生动地捕捉到了瞬间的美,连最细微之处也不曾遗漏。整体上,这首诗以禅意入画,寓深意于山水之间,展现出宋代禅宗艺术的韵味。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二八)

劫壶廓空,一句圆通。苔生玉殿,体露金风。

妙尽不知处,光回还借功。

鉴像之缘而妙触非受,谷神之应而随呼不穷。

形式: 押[东]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

槁木之形,谷神之灵。水冷看秋色,天空垂晓星。

一点心明兮非台之镜,大千卷出兮破尘之经。

形式: 押[青]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

蒲寒柳衰,融懒顾痴。坐稳实踰劫,心空佛是谁。

明而了妙,微而入离。天清河汉阔,露冷斗杓垂。

借伴而来应供,分身在处成规。

百草头边春浩荡,黄莺之语对华枝。

形式: 押[支]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六一)

白发半山雪,青瞳两眼秋。

的的环中意,绵绵方外游。

虚空说法何须口,万像森罗自点头。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