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半醺》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静谧的画面,以及对远方与未来的遐想。
首句“细雨颓檐酒半醺”,以“细雨”和“颓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仿佛是酒后微醺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醉意。接着,“商声一弄岭猿闻”一句,将听觉元素引入,通过远处山岭上猿猴的啼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南车指去空沧海,西母谣成间白云”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南车”、“沧海”、“西母”、“白云”等元素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又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味,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合浦风生杉叶起,番禺秋老桂枝芬”则将目光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象,通过“合浦”的风、杉叶的起舞和“番禺”的秋、桂枝的香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收获的秋日图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当云鬓看诸少,铜虎金鱼倚翠裙”两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年轻、美好的事物相伴的愿望,同时“铜虎金鱼”这一细节,可能暗含着权力与富贵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半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理想和未来的思考与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