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径入柴扉,茅芦隐翠微。
土硗黄独瘦,溪暖白鱼肥。
夜照明膏竹,朝餐净露薇。
人生安分已,何必论雄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朴素的田园生活画面。"小径入柴扉",诗人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简陋的木门,暗示了生活的质朴。"茅芦隐翠微",茅草屋隐藏在青翠的山色之中,透露出自然的恬静与和谐。
"土硗黄独瘦",描述土壤贫瘠,黄色的植物显得瘦弱,显示出生活的艰辛,但也有坚韧的生命力。"溪暖白鱼肥",溪水温暖,滋养着肥美的白鱼,这是诗人生活中的小小乐趣和满足。
"夜照明膏竹",夜晚借着竹子的油脂般的光泽照明,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朝餐净露薇",早晨则以清晨的露珠和野菜为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最后两句"人生安分已,何必论雄飞",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认为过上安分守己的生活,无需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就是一种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这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不详
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
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
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
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
书记去已久,令人动慨慷。
但能成事业,不解制纲常。
花落重城晚,云沉大野荒。
卢沟三尺土,春雨树苍苍。
东山西山生白云,异乡那忍见残春。
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
每是闭门疏世事,何曾借酒恼比邻。
过从时有相嗔怪,不解《潜夫》意思真。
老夫住近山阴曲,万竹中间一草堂。
开径不曾防俗客,读书恰是得清凉。
好风时时动环佩,明月翩翩来凤凰。
正与诸君轩子近,可能携酒共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