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
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之后人们生活困顿和自然美景与人生沧桑的诗句。诗中“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表达了战乱过后,人们居住之地尚未稳定,春天到来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却无法返回家园的哀伤情景。“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水中的鱼儿在静谧的河湾中自由游弋,山间弥漫着温暖的云雾和麝香,形成鲜明对比。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是对诗人自己年迈体态的描写,头发半白,额上有皱纹,手持拐杖,步履艰难,反映出诗人的衰老和生活的不易。最后“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则是对外界消息渴望的表达,通过各种途径(使者)询问家乡的消息,每一个字信都被迫切地询问。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战乱与和平、自然美景与人生沧桑的强烈对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的无力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
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捲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