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渭桥晚眺

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秦地有一座名叫吴洲的地方,它位于渭河弯曲的岸边。
人们在夕阳下站立,看着清澈的河水流淌,那是故乡的河流。
落榜的春天特别难熬,身处困境的日子里愁绪更易滋生。
又有谁知道,我在桥上思念之情,如同这滔滔江水绵延万里,直达江楼。

注释

秦地:指秦朝或古代中国的某个地区。
吴洲:地名,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者内心向往之地。
渭曲头:渭河的弯曲处,代指秦地的某个特定地点。
返照:夕阳。
故乡流:家乡的水流,代表思乡之情。
落第:科举考试未中选。
穷途:困境,仕途不顺。
愁:忧愁,哀愁。
桥上思:桥上的思绪,可能象征诗人的情感寄托。
万里在江楼:形容思念之情深远,仿佛跨越万里到达江边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秦地风光,诗人站在东渭桥上,远眺心中所思。开篇两句“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辽阔的水域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广袤而宁静的空间。

第三、四句“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诗人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与水面上波光粼粼相呼应。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留恋之情。水流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内心无法阻挡的情感。

五、六句“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感到的失意与忧虑。在古代社会背景下,科举考试对于士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跳板,而“落第”则意味着失败和挫折。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这里却显得异常艰难。

最后两句“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通过提问形式强化了情感的深度。站在桥上的诗人,心中所思绵远而复杂,这种思念之情,虽然不为旁人所理解,但却如同眼前的江水一样,延伸到遥远的地方。这里的“万里”并非实指,而是形容思念的深远和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个古代士子在仕途失意后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人对故乡、对远方所持有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乐游原春望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冬夜山中寻友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

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夜和范秘书宿秘省中作

每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

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

芸细书中气,松疏雪后阴。

归时高兴足,还复插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冬夜酬范秘书

九衢行一匝,不敢入他门。

累日无馀事,通宵得至言。

命嗟清世蹇,春觉闰冬暄。

翻覆吟佳句,何酬国士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