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至湖桑埭

篮舆随意出衡门,日已沉山野未昏。

小市丛祠湖上路,短垣高柳埭西村。

麦苗极目无闲土,塘水平堤失旧痕。

明诏裕民闻屡下,老农何以报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竹篮轻载随意出门,夕阳西下田野未暗。
穿过湖边小市和丛立的神祠,道路通向西边的矮墙与高柳之村。
满眼望去尽是生长茂盛的麦苗,池塘水面上不见往日痕迹。
皇帝多次下达宽裕百姓的圣旨,老农又该如何回报皇上的恩德呢?

注释

篮舆:竹编的小车。
衡门:简陋的门。
沉山:夕阳西下。
野未昏:天色尚未全黑。
小市:小型集市。
丛祠:密集的神庙。
湖上路:湖边的道路。
短垣:矮墙。
高柳:高大的柳树。
埭西村:村庄名,可能位于水边。
麦苗极目:放眼望去都是麦田。
无闲土:没有闲置的土地。
塘水平堤:池塘水面平静。
失旧痕:不见过去的痕迹。
明诏:皇帝的明确命令。
裕民:使人民富裕。
闻屡下:听说多次下达。
老农:年长的农夫。
何以:用什么。
报君恩:回报皇上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乘着竹轿(篮舆)在傍晚时分随意出游的情景。他离开了城门,太阳已经落山,但野外的景色依然明亮。沿途经过的是湖边的小集市和一座座坐落在柳树环绕的村庄(小市丛祠湖上路,短垣高柳埭西村)。诗人注意到田间的麦苗茂盛,连片的绿色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土地,显示出丰收的景象(麦苗极目无闲土)。湖水平静,堤岸失去了往日的痕迹,反映出季节的变迁。

诗中提到“明诏裕民闻屡下”,表达了朝廷对百姓的关怀和富庶政策的频繁推行。然而,面对这样的恩惠,老农们却不知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农何以报君恩),流露出一种谦卑和对国家恩典的深深感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民生的富足,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百姓福祉的期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舍东追凉

骄阳收火伞,清露贮冰壶。

海涌四更月,风生千顷蒲。

歌狂忘老境,意豁失穷途。

所恨朋侪尽,无人为揽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舍北

支径秋原上,衡门夕照中。

野烟山半失,溪涨浦横通。

鬓秃难藏老,衣穿可讳穷。

浩歌终自得,心事寄冥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舍北行饭

蔓络疏篱草满塘,饱嬉聊复步斜阳。

一霜骤变千林色,两犊新犁百亩荒。

野寺僧残尚钟鼓,官堤舟过见帆樯。

归来笑补空囊课,寒日谁知亦自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舍北行饭书触目二首(其一)

晚餐初泼一瓯茶,曳杖闲行兴未涯。

烟树参差墨浓淡,风鸦零乱字横斜。

夕阳偏傍平桥路,寒蝶犹依晚菊花。

堪笑衰翁耐荒寂,短衣沾露未还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