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

鼎足才堪角两雄,当年应悔灭重瞳。

分羹父子恩犹薄,推食君臣谊岂终。

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

名成自古身当退,没齿休论战伐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人性与命运。首联“鼎足才堪角两雄,当年应悔灭重瞳”以比喻手法,将韩信比作三国时期的鼎足之势,暗示其才能卓越,却因当年消灭楚王项羽(“重瞳”指项羽)而感到后悔,暗含了对韩信功高盖主的感慨。

颔联“分羹父子恩犹薄,推食君臣谊岂终”则深入探讨了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分羹之事反映了刘邦对韩信的猜忌和不信任,即使在君臣之间,情感也显得薄弱;而推食之举则象征着韩信对刘邦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最终未能持久,揭示了韩信在权力斗争中的孤立无援。

颈联“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进一步展示了韩信的个人品质。他以千金报答那位曾经给他饭吃的贫苦老妇(漂母),体现了他的知恩图报;然而,对于曾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滕公,韩信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感激的话语,这可能是因为滕公的影响力有限,或是韩信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所致。

尾联“名成自古身当退,没齿休论战伐功”总结了韩信的一生。他深知功成名就后应当主动退隐,避免陷入权力的漩涡,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句话既是对韩信个人命运的总结,也是对后世功臣的警示,提醒他们功成身退的重要性,避免因权力欲望而招致祸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命运,探讨了人性、忠诚、权力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功名利禄背后的沉痛教训。

收录诗词(11)

沈绍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韩蕲王湖上策蹇图

南渡何人主庙谟,清凉居士老西湖。

两朝和议分棋墅,百战雄心付酒垆。

策蹇山前逢故吏,参禅花底坐浮屠。

只今犹恨丹青手,不画麒麟阁上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斗室何来豹脚蚁,殷如雷鼓聚如云。

无多一点英雄血,闲到衰年忍付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咏古二首(其一)

脱颖人成公子名,不然碌碌竟何称。

夷门虚己真知己,莫绣平原绣信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咏古二首(其二)

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淮阴也是韩王后,何用当时蹑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