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西樵山白云洞.吾乡居樵山北有白云洞最幽胜少日频读书于此

瀑流千尺射巃嵷,严壑幽深隐绿茸。

日踏披云台上路,满山开遍杜鹃红。

高士祠中曾小住,扪萝日上妙高台。

白云无尽先生去,洞口云飞我又来。

仙馆清斋读道书,黄庭写罢證真如。

放生记辍周颙馔,池上云泉看巨鱼。

三湖院外步长堤,堤下三湖印月低。

西北月同南月影,證从指月夜提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康有为在西樵山白云洞的读书经历,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修行氛围。首联"瀑流千尺射巃嵷,严壑幽深隐绿茸",以瀑布飞泻、深谷翠色的景象烘托出环境的清幽。接着,"日踏披云台上路,满山开遍杜鹃红",诗人漫步在云雾缭绕的小径,欣赏着杜鹃花的烂漫。

"高士祠中曾小住,扪萝日上妙高台",诗人回忆起在高士祠的停留时光,攀援藤萝攀登至高处,感受着心灵的升华。"白云无尽先生去,洞口云飞我又来",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思以及自己的再次造访。

"仙馆清斋读道书,黄庭写罢證真如",在仙人般的馆舍里,诗人静心研读道家经典,完成《黄庭经》后,顿悟真理。"放生记辍周颙馔,池上云泉看巨鱼",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关爱,放生之余,观赏池塘中的大鱼,生活闲适。

最后两联"三湖院外步长堤,堤下三湖印月低",诗人漫步湖边,月光映照湖面,景色宁静。"西北月同南月影,證从指月夜提携",以月影比喻人生的感悟,夜晚散步时,仿佛能感受到天地间的真理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樵山白云洞的景致和读书体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道义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餐霞吟

我师长桑子,隐山已成道。

本是餐霞人,偶为世网误。

世事已可知,道法固宿好。

去去三千年,人民皆非故。

哀哉长太息,著我看云屦。

且访地肺山,行入蓝竹路。

朝与中黄期,暮与淩阳遇。

仙人羽衣裳,白鹿供腾驭。

再拜求道术,诚勤得所事。

授我朱英丸,予我玉函素。

云母有五色,合药世可度。

金紫丹已成,龙虎驾可御。

仙官青龙车,旌幢迎我去。

蕊殿何郁郁,紫云翳无数。

侍女骑凤皇,双飞珠玉树。

四壁光熠熠,符书灵若蓍。

酌我紫霞杯,饮之颜长驻。

一杯寿万岁,天地为旦暮。

仰手弄星辰,飞足宿云雾。

身体有光耀,嘘气淩虚步。

未忘生民疾,聊向人间住。

从者仙鹤姿,招云问何处。

傥有从我游,五行记当告。

石栗熟异香,金液注丹露。

上得形骸解,下得神气固。

无为思人间,馨香此臭腐。

形式: 古风

碧月

碧月出沧海,隐跃江波间。

清辉翳微云,流光自澹闲。

星辰烂然明,河汉有薄寒。

感彼高楼人,循阶独盘桓。

俯仰万古事,喟然悽心肝。

岂独伤别离,颇惜良会难。

急欲慷慨舞,涕出已汍澜。

下帷且归眠,久寐不能安。

伏枕屡辗侧,哀感已万端。

梦见素心人,紫衣而锦襕。

抚琴共笑言,永誓结古欢。

赠我青玉函,怜我缟衣单。

魂梦方欢娱,天鸡夜已阑。

揽衣起徘徊,长夜浩漫漫。

仰首视玉衡,俯首倚阑干。

形式: 古风

澹如楼读书

三年不读南朝史,琐艳浓香久懒熏。

偶有遁逃聊学佛,伤于哀乐遂能文。

忏除绮语从居易,悔作雕虫似子云。

忧患百经未闻道,空阶细雨送斜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登镇江北固楼

山围城郭南徐镇,石撼潮湍北固楼。

天入长江生远浪,风吹落木下清秋。

山川第一供凭吊,国土三千放远游。

无限霸才成底事,怒涛滚滚向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