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五)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

玉人相对自生凉。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

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

可堪襟袂惹馀香。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繁花覆盖的琪树上,鸾鸟栖息,露水沉甸甸的,仿佛隐约可见仙境般的兰花洞穴景色。
美丽的女子相对而坐,感受到清凉的气氛。她们的发髻如翠玉,佩戴着珍贵的琼佩,打扮得如同蕊珠般娇艳。
在清脆的瑟乐声中,她从梦境中醒来,夜深人静,只有明亮的月光透过幽暗的窗户。
衣襟上残留的香气令人难以忘怀。那断断续续的云雨,让人无从寻找那曾经的高唐旧梦。

注释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象征美好和祥瑞。
鸾栖:鸾鸟栖息,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或仙境。
兰洞:兰花洞,指幽静、仙境般的洞府。
翠鬟:绿色的发髻,形容女子秀美的头发。

鉴赏

这首宋词《临江仙·其五》是蔡伸所作,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开篇“琪树鸾栖花露重”以仙境般的场景起笔,想象鸾鸟栖息在缀满露珠的琪树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华美的氛围。接下来的“依稀兰洞风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深的洞府景象,仿佛置身于兰花香气缭绕的洞天福地。

“玉人相对自生凉”一句,通过“玉人”形象,暗示了主人公与佳人的相逢,凉意不仅来自夜晚的微风,更是情感上的清凉,可能寓意着彼此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接下来的“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细致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如翠绿的发髻和佩戴的美玉,以及宛如蕊珠的精致妆容,展现了女性的婉约与高贵。

“宝瑟声沈清梦觉”转而描绘音乐与梦境,宝瑟的悠扬声线将主人公从清梦中唤醒,夜晚的寂静被打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随后,“夜阑明月幽窗”描绘了深夜时分,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更显环境的静谧和孤寂。

最后,“可堪襟袂惹馀香”表达了主人公对女子香气的留恋,而“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则借高唐神话,暗示了离别后的无尽思念,以及寻找昔日美好回忆的失落感。整首词以景抒情,意境深远,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六)中秋和沈文伯

记得南楼三五夜,曾听凤管昭华。

尊前此际重兴嗟。素娥端有恨,烟霭等闲遮。

珍重主人留客意,厌厌缓引流霞。

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

繁杏枝头蜂蝶乱,香风阖坐微闻。

靓妆浓艳任东君。无情风雨,春事已平分。

珍重主人留客意,夜阑秉烛开尊。

何须歌韵遏行云。羽觞交劝,挥麈细论文。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四)

仙品不同桃李艳,移来月窟云乡。

幽姿绰约道家妆。绿云堆髻,娇额半涂黄。

可但乍凉风月下,饶伊独占秋光。

雨中别有恼人香。错教萧史,肠断忆巫阳。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七)咏藏春玉

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

中分瀑布泻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

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

寄言俗客莫相嘲。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