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歌呈李棠轩宫谕

大江西来万里白,建业青山两岸划。

山根片石凿不断,斗入江流数千尺。

我来扫石上高空,直蹑忽恍开鸿濛。

回涛细齧鷟鸑岭,悬厓倒瞰鼋鼍宫。

魂摇骨慄不得语,衔杯邈望蒹葭渚。

萧萧木叶满江流,却是千帆万帆雨。

雨馀返照江水红,赤城吐色江水中。

须臾海月东山出,睡龙欲动金波溢。

水晶为盘玉镜开,秋光寒泻玻瓈台。

客怀跌宕不可奈,散发呼酒天风来。

西望采石若可挈,长江之水亦应裂。

君家供奉去几时,不见今时江上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燕子矶歌呈李棠轩宫谕》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波动。

首先,诗人以“大江西来万里白,建业青山两岸划”开篇,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长江的浩瀚与两岸青山的雄伟,展现出燕子矶所在之地的自然壮观。

接着,“山根片石凿不断,斗入江流数千尺”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矶峭壁直插江流的险峻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

“我来扫石上高空,直蹑忽恍开鸿濛”,诗人亲自来到这里,仿佛在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表达了对燕子矶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回涛细齧鷟鸑岭,悬厓倒瞰鼋鼍宫”描绘了江水回旋冲击山岭,悬崖倒映着水中的奇异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魂摇骨慄不得语,衔杯邈望蒹葭渚”则通过诗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了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震撼与难以言表的感受。

“萧萧木叶满江流,却是千帆万帆雨”描绘了江面上木叶飘零,千帆竞发的景象,以及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雨馀返照江水红,赤城吐色江水中”则展示了雨后阳光照射下江水呈现出的鲜艳色彩,以及远处山色的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须臾海月东山出,睡龙欲动金波溢”描绘了月亮从东方升起,似乎唤醒了沉睡的巨龙,江面泛起金色的波浪,充满了动态与活力。

“水晶为盘玉镜开,秋光寒泻玻瓈台”运用比喻手法,将江面比作水晶盘和玉镜,秋光如同寒露般洒落在玻璃台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

“客怀跌宕不可奈,散发呼酒天风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西望采石若可挈,长江之水亦应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追求。

“君家供奉去几时,不见今时江上月”则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美景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矶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猎兔歌

南山猎兔如猎虎,万骑合围昼伐鼓。

壮士齐关十石弧,王孙自拨千钧弩。

兔走入窟窟草平,长林落日欢人声。

铦戟利剑不得刺,汗流蹋足空屏营。

君不见北山老翁手握矢,臂解一鹘狡兔死。

形式: 古风

卖珠行

卖珠老妇发半白,提筐日走宫城陌。

遍谒朱门不得休,斜倚道旁长叹息。

自言本是绿珠俦,夫婿先朝万户侯。

锦衣夜直铜龙阙,画栋朝开碧玉楼。

尔时秀色新承选,二八嫂婷集内馆。

小阁微风倚翠屏,閒房落月调金管。

罗衣宝靥不胜春,十斛明珠掌上新。

只言华屋长如海,不道沧溟亦作尘。

当时世事一朝变,郿坞黄金实内殿。

剑履三千帐下空,鸳鸯七十池边散。

前年曾向旧门过,新主承恩骤玉珂。

今年又望门前道,行马半残生绿草。

繁华憔悴看如昨,覆雨翻云何闪烁。

桥上年年阅水流,宫前岁岁看花落。

我闻此语涕沾裳,世事悠悠不可量。

祗应汉代麒麟阁,千古名垂日月光。

形式: 古风

双桂行寿宜兴蒋郡丞

堂前双桂树,堂上双樽酒。

太湖一曲住者谁,淮南秋色落君手。

使君潇洒豪且贤,东方千骑何翩翩。

一日上书抛紫绶,走种阳羡山间田。

山田种秫收不薄,荆溪如画堪行乐。

桂花已见湖上开,桂子还闻月中落。

月中清影碧天秋,花下斑衣对白头。

陶令归来浑是醉,徐卿老去百无忧。

不见玄都观里桃,不见灞陵桥畔柳。

桃花吹作素衣尘,柳色歌残行客口。

谁能向桂花树下日陶然,万斛天香近酒边。

燕山五枝君不羡,蒋家三径益可传。

形式: 古风

招山人歌

城中山人常苦多,山中山人常苦少。

我来杖策入山中,山人门外迹如扫。

闻道长安方大索,髡钳赭尽荷衣色。

今朝司狱中书,昨日平津座上客。

大国并容何事无,防川防口无乃渝。

山人有山归亦得,慎莫出走越与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