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蒋山(其二)

江南春晚见芳菲,雪白梨花照客衣。

步步来求诸佛记,尘尘全现祖师机。

不禁战伐山河老,犹说经纶俎豆非。

共饮名园那惜醉,落红故故傍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江南的春天已晚,满眼都是盛开的花朵,洁白的梨花映照着游人的衣裳。
每一步都虔诚地寻求佛的教诲,每一粒尘埃都显现出祖师的智慧。
尽管山河因战争而衰老,人们还在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并非过时。
在名园中畅饮,我们毫不吝惜醉意,落花随风飘散,似乎也在增添我们的忧愁。

注释

春晚:春季已晚。
芳菲:盛开的花朵。
梨花:白色花瓣的梨树花。
诸佛记:佛的教诲。
祖师机:祖师的智慧。
战伐:战争。
经纶:治理国家的道理。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名园:著名的园林。
故故:接连不断地。
傍愁飞:伴随着忧愁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晚图景。开篇“江南春晚见芳菲,雪白梨花照客衣”两句,不仅写出了江南特有的春意盎然,还通过“雪白梨花”这一独特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轻柔的花香和温暖的阳光。

紧接着,“步步来求诸佛记,尘尘全现祖师机”两句,则转向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寻。“步步来求”表达了一种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而“诸佛记”和“祖师机”则是对智慧与启示的渴望,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然而,“不禁战伐山河老,犹说经纶俎豆非”两句,却又引出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这里的“战伐山河老”可能隐喻着历史的沉重和变迁,而“犹说经纶俎豆非”则表达了对于过往智慧是否仍然适用的质疑,展现出作者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共饮名园那惜醉,落红故故傍愁飞”两句,则带领读者回到诗人当下的感受之中。“共饮名园”描绘了一种宴乐场景,而“那惜醉”则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接着,“落红故故傍愁飞”不仅是对春天里花落的描写,更是一种哀愁的情感流露,似乎在表达着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伤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精神追求以及现实反思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大巫困小巫欲视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其二)

讲摩师友我尤须,此道今人已绝无。

颇欲相从问奇字,故应未暇注阴符。

竹嫌影薄乘春种,酒怕樽空带雪沽。

杖屦往来忧不数,恐公早晚蹑华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大巫困小巫欲视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其一)

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

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

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

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吊无为照老三首(其二)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

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

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

西山第一烟云窟,好驻高人雪月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邑寮饮望锦亭

小亭挈榼共登临,濯锦城高隔暝阴。

元有乾坤堪著眼,却因身世苦惊心。

碧山已尽天犹阔,黄叶欲残秋更深。

已把安危属王谢,酒阑不必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