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原是清朝执戟臣,翻然孤艇度迷津。
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
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
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
此诗描绘了一位清朝时期的文人,他以执戟之臣的身份,却在晚年选择乘一叶孤舟,穿越迷雾深水,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宁静。诗中“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两句,既展现了主人公对神秘紫气的敏感与崇敬,也暗示了他在长时间的静思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接下来,“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有壮志未酬,他的精神世界如同那不老的青山,而腰间的宝剑象征着他对理想与正义的坚守,并非因物质贫乏而失去价值。最后,“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别离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在梦境中对故乡和自然美景的频繁回望,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人生暮年寻求心灵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西山凝望耸岧峣,宪府中开爽气摇。
历乱鹅群随綵笔,蹁跹凤翥下青霄。
河滨岂合当题品,院宇真看动斗杓。
千载伫瞻从此始,况堪棠荫见文饶。
登坛济济说良知,不著丝毫更数谁。
抛却语言诸伎俩,日星千古自昭垂。
群贤列圣无他语,惟一惟精只此中。
腊底雪消山尽处,柴门夜夜领春风。
辛苦平生几问津,迟回歧路倍伤神。
于今识得先生面,野草閒花一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