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蒯子范先生坐翠微图

公也古循吏,杖节出夔州。

千家山郭如画,岚翠上南楼。

天遣婆娑老子,消受隐囊纱帽,来领峡中秋。

万里控邛僰,何用觅封侯。梧竹暗,风日美,足淹留。

中兴绛灌何限,四顾邈无俦。

却有渝童巴女,岁岁朱旂铜鼓,韎韐拜前驺。

我起为公舞,一啸看吴钩。

形式: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的《水调歌头·题蒯子范先生坐翠微图》。诗人以描绘画面的方式,赞美了蒯子范先生的风采和他所处的环境。首句“公也古循吏,杖节出夔州”表达了对先生作为古代良吏的敬仰,手持符节前往夔州任职的场景。接下来,“千家山郭如画,岚翠上南楼”描绘了夔州的山水之美,犹如画卷,山色青翠,楼阁映衬,令人陶醉。

“天遣婆娑老子,消受隐囊纱帽,来领峡中秋”进一步赞美先生的闲适生活,仿佛是上天安排的老者,享受着隐居的宁静,度过峡中的秋季。诗人感叹:“万里控邛僰,何用觅封侯”,认为先生无需追求世俗的功名,已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正的价值。

下片转向对当地风俗的描绘,“梧竹暗,风日美,足淹留”赞美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适合长久居住。诗人接着感慨,先生的影响力如同中兴时期的绛侯周勃和灌婴,无人能及。然而,他并未追求权势,而是与当地百姓和谐共处,每年都有渝童巴女前来拜见。

最后,诗人被先生的品格所感动,表示愿意起身为他舞蹈,一啸而出,展现出对先生的敬仰和对高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先生所持吴钩(象征武勇)的欣赏。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一位清高、淡泊的古代官员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陌上何人控玉骖。轻阴漠漠柳毵毵。

罗衣初试又添寒。

中酒心情閒似燕,禁烟天气困于蚕。

浑如庾信在江南。

形式:

摊破浣溪沙

采尽江蓠客未归。一湖春水碧差池。

湖上高楼楼上月,照天涯。

旧梦欲凭归燕说,新愁只有落花知。

独在玲珑帘幕底,立多时。

形式:

卜算子.屈沱女媭捣衣处

楚甸晚萧萧,橘柚寒无际。

断续清砧断续猿,实下三声泪。

月暗女萝丛,山鬼窥镫至。

巴峡秋涛下汨罗,犹似申申詈。

形式:

琵琶仙.舟中望白帝,寄漱泉

天际征帆,甚愁里、过却巫山巫峡。

斜照还上层楼,兴亡问啼鴂。

凝望极、哀湍坏道,渐忘了、汉家陵阙。

城上荒砧,沙边断碛,遗恨犹咽。

漫回首、听雨僧庐,数镫下、寒虫共凄绝。

刚是带围消损,奈西风轻别。

归雁远、题画甚处,又一抹、扫尽残叶。

料也中酒高歌,唾壶敲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