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五)

老泉潦倒布衣终,方叔台卿感遇同。

却怪季奴署函面,一枝铁槊便称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包兰瑛的《咏史(其五)》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潦倒的布衣老者与方叔台卿相似的命运感受,以及对季奴署函事件的讽刺。首句“老泉潦倒布衣终”表达了主人公虽然身处困厄,但仍保持着布衣之志,坚韧不屈。次句“方叔台卿感遇同”暗示了老者与历史上某个遭遇相似的名臣方叔有着共鸣,他们都曾在困境中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后两句“却怪季奴署函面,一枝铁槊便称公”则转向对季奴这个人物的刻画,他可能是个地位不高但善于逢迎之人,仅凭一枝铁槊就轻易地将老者称为“公”,显示出世态炎凉和权谋之下的虚伪。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贵阶层的浮躁和对真正才德的忽视,同时也对老者的清高和不阿世流进行了赞扬。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26)

包兰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六)

一幅《流民》郑侠摹,方田保甲罢追呼。

讵知护法沙门在,又进《朝端莫助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咏史(其七)

江河万古盛文章,历圣相承宝箓长。

我爱金家小尧舜,不烧书籍学秦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史(其八)

廷杖初收谴诏来,国家元气久摧颓。

不须苦说茄花酷,璁萼当年是祸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夕照

参差茅屋晚烟微,麦陇风清乳燕飞。

夕照邮亭渔唱远,绿杨桥畔一僧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