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为回应友人王亦泉从京都返回岭南时所作的寄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经历的感慨。
首联“万里孤骞逐雁还,五云回首思长悬”,描绘了王亦泉独自远行,如同大雁般穿越万里的辽阔天空,回望故乡,心中充满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运用了雁南飞的典故,象征着友人的离别与归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颔联“新诗不作怀湘赋,往事犹伤去国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作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怀湘赋是指屈原的《哀郢》,在这里暗指友人新诗的深沉情感。而“往事犹伤去国年”则直接点明了对友人离开京都,前往遥远岭南的不舍与伤感。
颈联“谁使骅骝甘伏枥,肯从燕雀说冲天”,通过对比骏马(骅骝)和小鸟(燕雀),表达了对友人虽身处逆境仍保持高远志向的敬佩。骅骝甘愿在马槽中安逸,而不屑于与燕雀(比喻平庸之辈)谈论飞翔之事,寓意友人即使遭遇困境,也不失其志向高远的本色。
尾联“清朝材馆无遗录,海上蓬踪好自怜”,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其未来道路的关切。清朝材馆指的是古代选拔人才的机构,这里暗示友人拥有出众的才能,不应被埋没。同时,也鼓励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珍惜自己的才华,自怜自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旅程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道路的期许,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