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再题石鼓》,他以石鼓为题材,通过对古代文物石鼓的描绘和感慨,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首句“石鼓韩歌掘臼科”形象地描述了石鼓的发现过程,可能暗示着石鼓的来历和制作工艺。接着,“弗知其意所云何”表达了对石鼓上文字内容的不解,流露出探索求知的好奇心。
“兹因考古十之质”表明诗人借助石鼓这一实物进行考古研究,体现了他对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视。“爰命图真一有窠”则强调了通过图像来还原石鼓原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慨叹曾充舂杵用,伤形已阅岁年多”表达了对石鼓过去用途的感慨,以及岁月流转对物证的磨损。
最后两句“言行国学历珍弆,重道崇文功不磨”升华了主题,指出石鼓作为历史见证的价值,它不仅是国家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尊崇教育、弘扬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功绩永不磨灭。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石鼓本身的描绘,也寓含了对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