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

缺月黝将尽,远挂寒林色。

照此五夜心,凄凉亦云极。

崇兰愁素辰,幽螀啼破壁。

星河淡思曙,风露凄犹夕。

永叹远钟鸣,寒衣竟何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凄凉之美。首句“缺月黝将尽,远挂寒林色”以残月挂在寒冷树林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照此五夜心,凄凉亦云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漫长而痛苦。

“崇兰愁素辰,幽螀啼破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兰花在白昼的逝去中显得更加忧郁,而远处的虫鸣更是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增添了悲凉的色彩。接下来的“星河淡思曙,风露凄犹夕”则通过星辰与曙光的交替,以及风露的凄冷,展现了夜晚向黎明过渡时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永叹远钟鸣,寒衣竟何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钟声悠长,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无情,而“寒衣”则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独特情感体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时间、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秋思

连宵洗车雨,肃肃响梧楸。

对此半城绿,已经三日秋。

园葵烹鸭脚,水芡剥鸡头。

多少乡关思,输人一叶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康王庙夜宿

殿角叫鸱枭,门前沸海潮。

凄凄五更转,隐隐百灵朝。

野旷秋衾薄,风寒宿酒消。

百年羁旅夜,生事太无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中元僧舍

初见秋月圆,卧病客心折。

经鱼沸夜潮,风马戛檐铁。

强步临前溪,光景渺凄绝。

瀼露树头明,红灯草根灭。

人鬼半天涯,凄魂敛商节。

辞家今半年,感此涕如雪。

三叹归幽斋,寒螀伴呜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雨花台

行尽长干道,崇台得壮观。

秋天多雨势,江上更风寒。

王气全消歇,山形尚郁盘。

松楸弥望处,寂寞葬千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